拼音:shi含声调的拼音:shí笔画数:9部首: 姼的说文解字 姼的文言文解字

姼shí〔姼姼〕美好,如“姼姼公主,乃女乌孙。”美女。引申为美。笔画数:9;部首:女;笔顺编号:531354354

拼音:cheng含声调的拼音:chéng笔画数:10五笔:fkgg部首: 埕的说文解字 埕的文言文解字

埕chéng中国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饲养蛏类的田:蛏埕。酒瓮。笔画数:10;部首:土;笔顺编号:1212511121

详解:埕chéng【名】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饲养蛏类的田〖fieldofrazorcalm〗。如:蛏埕;蛤埕酒瓮名〖winejar〗我几时吃那开埕十里香?——高文秀《谇范叔》

拼音:zhi含声调的拼音:zhì笔画数:8五笔:qou部首: 炙的说文解字 炙的文言文解字

炙zhì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笔画数:8;部首:火;笔顺编号:35444334

详解:炙zhì【动】(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同本义〖broil;roast〗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以烹以炙。——《礼记·礼运》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有兔斯首......更多

拼音:han含声调的拼音:hàn笔画数:15部首: 暵的说文解字 暵的文言文解字

暵hàn干枯。干旱:“帅而舞旱暵之事。”晒,炕:“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笔画数:15;部首:日;笔顺编号:251112212511134

详解:暵hàn【形】干旱〖arid;dry〗暵,干也。耕暴田曰暵。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于离。”——《说文》又如:暵旱(干旱;天旱);暵魃(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干枯;萎缩〖driedup;withered〗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诗·王风·中谷有蓷》热〖hot〗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周礼·舞帅》。注:“热气也。”又如:暵热(炎热);暵赫(暑气灼人)暵hàn【动】干涸〖dryup〗阴淫......更多

拼音:tang含声调的拼音:táng笔画数:14五笔:gyvk部首: 瑭的说文解字 瑭的文言文解字

瑭táng指一种玉。笔画数:14;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135112251

详解:瑭táng【名】一种玉〖akindofjade〗瑭碧坚忍之类,犹可刻镂,以成器用。——《淮南子》。高诱注:“唐碧,石似玉。唐与瑭通。”

拼音:mo含声调的拼音:笔画数:10部首: 眜的说文解字 眜的文言文解字

眜mò目不正。冒:“相与眜潜险,搜瑰奇。”眜miè中国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笔画数:10;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11234

详解:眜mò【动】目不明;目不正〖bepoor-eyed〗眜,目不明也。——《说文》目不别五色之章为眜。——《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通“冒”〖despise〗相与眜潜险,搜环奇。——左思《吴都赋》又如:眜险搜奇

拼音:zong含声调的拼音:zōng笔画数:20部首: 鯼的说文解字 鯼的文言文解字

鯼zōng石首鱼,即“黄鱼”。古同“鯮”。笔画数:20;部首:魚;笔顺编号:35251214444345234354

拼音:pan含声调的拼音:pán笔画数:3部首: 丬的说文解字 丬的文言文解字

丬pán古同“爿”。用作偏旁。笔画数:3;部首:丨;笔顺编号:412

拼音:ya含声调的拼音:笔画数:3五笔:uhk部首: 丫的说文解字 丫的文言文解字

丫yā分杈的:树丫。丫杈。像树枝的分杈:丫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丫子。笔画数:3;部首:丨;笔顺编号:432

详解:丫yā【名】(象形。本义:树木或物体的分叉)同本义〖bifurcation;forkofatree〗丫,象物开之形。——《广韵》。按,这是中古所造的字。泛指上端分出的东西。十个指头八个丫。——《五灯会元》又如: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两手交叉);丫子(物体分叉的地方);丫木(上端分叉的木头);丫枝(枝桠);丫钯(叉草用的农具);丫槎(丫叉,植物的枝丫);丫路(叉路)像树枝的分叉,女孩子头上梳着双髻犹......更多

拼音:jie含声调的拼音:jiè笔画数:4部首: 丯的说文解字 丯的文言文解字

丯jiè野草的古称。笔画数:4;部首:丨;笔顺编号:3332
12345 共208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