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寺即梁朝萧内史 文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文
喜晴 文
龙门八咏·水西渡 文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文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zw.隐见湖中山......更多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文翻注译赏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伴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孤云、野鹤:都用来比喻方外上人。
将:与共。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沃洲山:在浙江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鹤峰、养马坡,相传为晋代名僧支遁放鹤、养马之地。
时人:指时俗之人。
将:伴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
孤云、野鹤:都用来比喻方外上人。
将:与共。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沃洲山:在浙江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鹤峰、养马坡,相传为晋代名僧支遁放鹤、养马之地。
时人:指时俗之人。
将:伴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
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
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送行诗。
诗中的上人,即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
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地方已为时人所熟知,应另寻福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文翻注译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鼓鼙,军用乐器。
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
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行客:过客;
旅客。
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鼓鼙,军用乐器。
金陵:一般指今江苏省南京市,但唐代时把润州也称为金陵,这里即指润州。
楚云西:古代楚国地方的西部,这里指送别的所在。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行客:过客;
旅客。
草色青青: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2、 禾稼.《小儿唐诗三百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01月:第4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文翻赏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黄昏时分,猿声凄切,江边送客早已四散。
江水滚滚,一片苍茫,独自更觉伤心悲凉。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同被贬逐漂泊,只是君行更远。
青山万里,我真是挂念你的一叶扁舟。
参考资料: 1、 王光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武汉出版社,2004.08:228 2、 张春晓.绘本天下名诗·长亭古道: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07月第1版:66 3、 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109-110 4、 袁忠岳.唐人咏怀绝句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81-82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首句描写氛围。
“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
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
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
《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
“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
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
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
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
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情挚意深,别有韵味。
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411-412页
别严士元 文翻注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
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
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
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倚棹:停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绯,六七品绿,八九品服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
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倚棹:停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
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
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或许有朋友会问到我的境遇,请转告他们,我这个一介书生,命途多舛,已被“青袍”所误。
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绯,六七品绿,八九品服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文翻注译赏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独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
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
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戍”)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
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
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5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50-251页 .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楚客:指到此的旅人。
夏口古属楚国境。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戍”)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5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50-251页 .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
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楚客:指到此的旅人。
夏口古属楚国境。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
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戍”)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
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
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57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50-251页 .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 一作:独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
该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
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
前六句主要是描绘江乡浩渺静谧之景。
首联写诗人为身边景物所触动,而想到贬于洞庭湖畔岳阳城友人,通过写江上浪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中间两联所写,都是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的所见所闻。
“夕阳度斜鸟”写时间已晚,无法到达;
“秋水远连关”写地域遥远,只能相思,不得相过。
最后两句“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为劝慰元中丞语,忧愤之语倾泻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境遇作结,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
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
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源中丞寄诗的意图。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50-2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