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参考资料: 1、 管晓莉,王艳梅 .《元曲三百首(上)》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未知 :2-3 .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要就:要去的地方。远岫:远山。 参考资料: 1、 管晓莉,王艳梅 .《元曲三百首(上)》 .吉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 ,未知 :2-3 .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

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

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

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

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元太宗十一年(1239),元好问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沂县)。

其时金朝已亡,生母张氏已久故,“外家”人物零落殆尽。

《人月圆》小令即作于此时。

  同题的第一首:“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表达了“卜居”东园后屏隔红尘、醉度余生的感受。

诗人显然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于是一连串寓意深沉的典故,便替代了作者的自白,成为这第二首曲子的特殊的景观。

  先看一、二句。

“玄都观里桃千树”,注释中已说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成句。

刘禹锡于元和十年(815)春,由朗州贬所召回京城,见京城人争相去玄都观赏花,所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于是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正是他离京十年、旧地重回的感受。

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回到京城重游玄都观,此时已是“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了。

元好问将自己二十余年才得重返的家乡秀容,比作刘禹锡所契阔的玄都观,借用的虽是刘诗的原句,“花落水空流”的景象却是惨痛百倍了。

  “清泾浊渭,去马来牛”用杜诗,杜诗原意是写大雨滂沱中河水的印象,“去马来牛”化用《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之意。

作者将其从杜诗中游离出来,便与原解无关,而纯粹带上了世事纷纭、是非扰杂的象征意义。

江山易主,故里非昔,对于“红尘”中的时世,“莫问”二字含有多少隐痛啊!

  六、七二句的“谢公”、“羊昙”,是联为一义的典故。

史载谢安晚年受到司马道子的排挤,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镇广陵。

太元十年(385),谢安扶病还京,经过西州门,对左右说:“吾病殆不起乎!

”不久果然病逝。

他的外甥羊昙素受谢安恩重,从此悲戚辍乐,不忍心再行经西州门。

后来因为喝醉了酒,误入这一禁区,发现时已经过晚。

他日诵曹植《箜篌引》的诗句,恸哭而去。

元好问既以谢安的“扶病”借喻自己重回故园的衰残,又以羊昙的“挥涕”来代表自己对外家人物殁亡的哀悼,所谓“一醉都休”,不过是强行自我麻醉而已。

  至于末二句的“生存华屋,零落山丘”,则正是羊昙所诵曹植诗句的内容。

这是对“一醉都休”的事实上的否定。

“生存”与“卜居”又建立了想象间的联系,也就是所谓“扣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见到这首不长的小令,全篇蕴涵着作者极为丰富的述意:刘郎去后重来,犹见“玄都观里桃千树”,而如今连片花也没有,说明诗人所重见的故乡,面目全非;

“清泾浊渭,去马来牛”,非不可辨,作者却“凭君莫问”,不愿意再细详世事,显示了国变之后的万念俱灰;

羊昙恸哭谢安的存殁深情,作者宁可付之醉忘,反映了“旧家人物今谁在”(作者《东园晚眺》句)的严酷事实;

而“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引曹植诗句,作为古今至理,则是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

全曲通过一系列典故和前人成句的化用,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沧桑巨痛,及“卜居外家东园”而苟延残生的沉重心情。

  这首小令典重蕴深,带有较重的词味。

这一来是因为“人月圆”本属词牌,后因合于北曲宫调的缘故才转为小曲;

二来是由于散曲初创时期,词、曲界限并无明显分野。

日后的散曲也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但援例和用意都要显豁得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三十首·二十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这首诗是论及柳宗元与谢灵运,主要是论柳宗元,是说柳近似于谢。

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政治失意,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寻求慰藉,与当时“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后人认为谢灵运的诗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风。

元好问推崇谢灵运,认为柳宗元诗歌淡泊古雅,深得谢灵运之遗音。

前两句在一起是说,谢灵运诗的风神容态,照映古今,后世诗人,谁能像柳宗元一样有谢客风容,并深有所得呢?

后两句是说柳宗元的诗淡泊简古,如清庙之瑟,朱弦一拂,唱叹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当年谢灵运寂寞心境的写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玉漏迟·咏杯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麒麟殿:即麒麟阁。

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上。

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

吟啸:悲慨声。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扰扰:纷扰。

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

山林,指隐逸。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西山晴雪入新诗。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

他年江令独来时。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元好问年约二十时,书生意气,慷慨激昂。

一次,与金军著名的大将完颜鼎(字国嚣)射猎终南山,同行者还有王渥(字仲泽)等,有感而赋此词。

  写出猎的词,元好问之前已有许多,而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其先声。

由于出猎场面豪阔,气势雄壮,反映到词中,作品易以威武取胜。

而元好问此词,更高出寻常威武一筹,在人事的见解上卓有特色,深沉高远。

  “少年射虎”两句,劈头先用两个曲故,反衬出猎主人的威猛。

西汉李将军李广,曾经见草中石而以为虎,拉箭猛射,箭头深没石中。

但李广射石,恐非少年时事,此处写法,主要是衬托年二十就以善战闻名的商帅完颜国嚣。

“赤羽千夫膳”全用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之二中的一句,原是称颂将帅的立功塞外之事,此处亦说商帅把这视若等闲,可见商帅更是高出前人一头。

  “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

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

”这几句全写围猎场面。

骏马金铃悬头,锦绣围脖,在平原民奔腾驰骋,如星流电转,而千骑齐奔,更见其气势雄大。

高超的射猎技艺,使天上飞禽和水里游鱼的路全断了,乖乖地来到人们的囊中;

白雾紧随着飞腾的马啼,蔚为壮观;

射猎队伍形成了合围的阵势,准备一网打尽入了围的野物。

几句词,声调短促,吻合了射猎车骑风驰电掣的情势。

  “看川空欲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围猎场面壮观,气势雄大,固然可观。

然而,仅仅停留于此,则仍是雕虫之技,不足与言大者。

这里,作者的笔触轻轻一点:“得意似,平生战”,既写出了商帅的善战,又用“得意”二字,写出了商帅视战争为“等闲”的军人气概。

那喧闹车骑的背景,是川空谷阔的静谧,而五色旌旗飘摇飞动,变幻着高深莫测的图景。

这就像平生常常得胜的战役。

  上片直写围猎,喧闹非常,都是眼前之景。

下片要换境、换意了。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

”两句直勾出寂寥空旷的夜景:古城上空,悬着一钩残月,鼓角声隐隐从远方传来,清静中富有动感。

而“军中高宴”一句,归结了白日围猎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也同时衬托了将帅的豪气。

  “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这里,作者的笔彻底从围猎荡开去了,而描绘了逼人的军威。

“草木”句,用苻坚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之典,形容敌方兵士的胆战心惊。

“中原狐兔”,决非只指围猎的对象,更指代中原大地上的敌军等等,而这些敌军,听到商帅兵马的声音以前,便已颓然远遁了。

如此煊赫的军威,用对面状况来表现,更显得气势宏大。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

”韩指韩信,彭指彭越,都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著名战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曾在击败项羽的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越也曾参与致项羽于死地的垓下决战。

这两员战将的战功,千古之下,未敢轻视。

而作者则主,他们两人,不过只做到平常的走狗罢了。

言外之意是,商帅决非此种人物。

  因此,由上文逼出最后两句:“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唐代大将薛仁贵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称。

此指商帅的才略志向,会效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一举清边患,此才是将帅本色。

全词气势峥嵘,场面豪阔,情境雄沉,不愧为名家手笔。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眼中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论诗三十首·其九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论诗三十首·其十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特:只是。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微之:元稹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中吕】喜春来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12345 共2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