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长相思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郢州赠别王八使君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昔是诗狂客,今为酒病夫。

强吟翻怅望,纵醉不欢娱。

鬓发三分白,交亲一半无。

郢城君莫厌,犹校近京都。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

新妇不嫌贫活计, 娇孙同慰老心情。

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

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春日忆李白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44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54 . 3、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5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清新庾(yǔ)开府,俊逸鲍(bào)参军。

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wèi)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44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54 . 3、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5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辈。

这句说明上句,思不群故诗无敌。

清新庾(yǔ)开府,俊逸鲍(bào)参军。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庾开府:指庾信。

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俊逸:一作“豪迈”。

鲍参军:指鲍照。

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渭(wèi)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

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论文:即论诗。

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细论文:一作“话斯文”。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44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54 . 3、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15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

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

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

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

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

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

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

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

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

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

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

”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恨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清代浦起龙说:“此篇纯于诗学结契上立意。

”(《读杜心解》)道出了这首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435-436 .

画鹰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

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

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3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

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风:一作“如”。

画作:作画,写生。

殊:特异,不同凡俗。

㧐(sǒng)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㧐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

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侧目:斜视。

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

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

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

绦(tāo)镟(xuàn)光堪擿,轩楹(yíng)势可呼。

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

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

堪擿:可以解除。

擿:同“摘”。

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

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何当:安得,哪得。

这里有假如的意思。

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平芜:草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3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

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

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

风:一作“如”。

画作:作画,写生。

殊:特异,不同凡俗。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

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㧐(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

思狡免:想捕获狡兔。

侧目:斜视。

《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似愁胡:形容鹰的眼睛色碧而锐利。

因胡人(指西域人)碧眼,故以此为喻。

愁胡:指发愁神态的胡人。

孙楚《鹰赋》:“深目峨眉,状如愁胡。

”傅玄《猿猴赋》:“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

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

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

堪擿(zhāi):可以解除。

擿:同“摘”。

轩楹:堂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

势可呼:画中的鹰势态逼真,呼之欲飞。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何当:安得,哪得。

这里有假如的意思。

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平芜:草原。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43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这是一首题画诗。

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

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

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

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

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

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画鹘行》的起笔说:“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说:“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

”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

颔联两句是说苍鹰的眼睛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耸起身子的样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的兔子似的,从而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及其心理状态,是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子写活了,宛如真鹰。

颈联两句是说系着金属圆轴的苍鹰,光彩照人,只要把丝绳解掉,即可展翅飞翔;

悬挂在轩楹上的画鹰,神采飞动,气雄万夫,好像呼之即出,去追逐狡兔,从而描写出画鹰跃跃欲试的气势。

作者用真鹰来作比拟,以这两联诗句,把画鹰描写得栩栩如生。

  以上这两联中,“思”与“似”、“擿”与“呼”两对词,把画鹰刻画得极为传神。

“思”写其动态,“似”写其静态,“擿”写其情态,“呼”写其神态。

诗人用字精工,颇见匠心。

通过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把画鹰描写得同真鹰一样。

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

但从“堪”与“可”这两个推论之词来玩味,毕竟仍是画鹰。

  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何当”含有希幸之意,就是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

“毛血”句,见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至于“凡鸟”,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末有深意。

”这是把“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似有锄恶之意。

由此看来,此诗借咏《画鹰》以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之心,奋发向上之志。

作者在《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一诗的结尾,同样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慨:“为君除狡兔,会是翻鞲上。

”   总起来看,这首诗起笔突兀,先勾勒出画鹰的气势,从“画作殊”兴起中间两联对画鹰神态的具体描绘,而又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揭示主题。

参考资料: 1、 程千帆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23-424

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

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

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

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

浩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代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ò)自天涯。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ò)自天涯。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

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

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荷花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并:比,匹敌。

瑶席乘凉设,金羁(jī)落晚过。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落晚:向晚。

回衾(qīn)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zhào)歌。

前秋:秋前。

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

《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并:比,匹敌。

瑶席乘凉设,金羁(jī)落晚过。

李将军家设席乘凉,我伴着那夕阳而来同游曲江。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落晚:向晚。

回衾(qīn)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zhào)歌。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前秋:秋前。

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

《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262728293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