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更多
重到渭上旧居 文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贞元壬申岁,特诏城之) 文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
蕃东节度钵阐布, 忽见新城当要路。
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
自筑盐州十馀载, 左衽毡裘不犯塞。
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
灵夏潜安谁复辨, 秦原暗通何处见。
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
德宗按图自定计, 非关将略与庙谋。
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更多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文
梦李白二首·其二 文翻注译赏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2-124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7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风波,舟楫(jí)恐失坠。
出门搔(sāo)白首,若负平生志。
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冠:官帽。
盖:车上的篷盖。
冠盖:指代达官。
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孰云:谁说。
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
此处指法网恢恢。
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2-124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7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分别是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风波,舟楫(jí)恐失坠。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搔(sāo)白首,若负平生志。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冠:官帽。
盖:车上的篷盖。
冠盖:指代达官。
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孰云:谁说。
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
此处指法网恢恢。
这句意思是: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22-124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7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
(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
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诗要写梦,先言别;
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
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
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
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
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
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
路远难测啊!
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
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
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
“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
“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
”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
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
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
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风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
”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是独白;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
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
“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
“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如下的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长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天网恢恢”之可言!
生前遭遇如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
《梦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别”发端,下篇以“身后”作结,形成一个首尾完整的结构;
两篇之间,又处处关联呼应,“逐客无消息”与“游子久不至”,“明我长相忆”与“情亲见君意”,“君今在罗网”与“孰云网恢恢”,“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与“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等等,都是维系其间的纽带。
但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却颇不相同:从写“梦”来说,上篇初梦,下篇频梦;
上篇写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写清晰真切的形象。
从李白来说,上篇写对他当前处境的关注,下篇写对他生平遭际的同情;
上篇的忧惧之情专为李白而发,下篇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感慨。
总之,两首记梦诗是分工而又合作,相关而不雷同,全为至诚至真之文字。
参考资料: 1、 赵庆培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98-500
老病 文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文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
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
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
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
黄牛平驾浪,画鹢上凌虚。
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
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
宿阴繁素柰,过雨乱红蕖。
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
江清心可莹,竹冷发堪梳。
直作移巾几,秋帆发弊庐。
杂歌谣辞。大麦行 文
五盘(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 文
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馀。
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
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
好鸟不妄飞,野人半巢居。
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东郊尚格斗,巨猾何时除。
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
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