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摩崖怀古 文注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谁知鼙鼓动渔阳?
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
三千宫女为谁妆?
空遗两鬓愁秋霜。
千载父子堪悲伤,......更多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烟萝:被烟雾笼罩的藤萝。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妖环:指责杨玉环为女妖。
土花:指花色如土,不中看。
这里是说:唐玄宗的一名妃子叫武惠妃,她因病去世后,唐玄宗对宫中其他的嫔妃都没有看中,却对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一见钟情,想方设法霸为己有。
先把杨玉环弄到宫中来做女官,赐号为太真;
再为寿王娶了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为妾,然后将杨玉环偷偷摸摸地弄进宫来。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黎庶:黎民百姓。
罹(lí):遭受。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谁知鼙鼓动渔阳?
肃宗灵武何仓皇?
鼙鼓动渔阳:指安禄山反叛,战鼓震动渔阳一带。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前杨后李:前面的杨国忠,后面的李辅国。
养以天下理所常,胡为南内成凄凉。
三千宫女为谁妆?
空遗两鬓愁秋霜。
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
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过百家渡四绝句 文赏
桂源铺 文
读元白长庆二集诗 文
小雨 文翻注译赏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
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
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参考资料: 1、 于北山.杨万里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8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疏疏:稀稀的样子。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参考资料: 1、 于北山.杨万里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8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
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疏疏:稀稀的样子。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
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参考资料: 1、 于北山.杨万里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8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
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山水的很多;
他又特别喜欢雨景,所以写雨的也不少。
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
这首绝句写小雨。
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
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雨作抵暮复晴》中“细雨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写的是小雨,不是毛毛雨,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
第二句从雨量上写,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雨。
即使是小雨,下久了,在屋上、树丛中也都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
三、四句便写这一情况。
杨万里在《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中也曾描写过这样的雨景,诗说:“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
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
”对雨水滴下采用自然的描写手法。
这首《小雨》诗,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
“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
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
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
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
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
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雨中青山的韵味。
杨万里眼前的山,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他在《秋雨叹》中也这样写道:“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
”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充满了喜悦。
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正如他在《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诗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7-248
舟过谢潭三首 文
与次公夜酌 文
赠翦字吴道人 文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文翻译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我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浪涛一样,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我登上山岭每一步都回头看一下他人,当我爬得很高时可山却更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我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浪涛一样,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
涛:江涛,浪涛。
岭:山岭。
旋:立刻。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我登上山岭每一步都回头看一下他人,当我爬得很高时可山却更高。
陟(zhì):升;
登。
回顾:回头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