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1、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2、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3、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4、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更多
前胡
前胡 释名:《唐韵》作湔胡。气味: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明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杉
杉 释名:杉、沙木、气味:杉材:辛、微温、无毒。 主治:1、脚气肿满。用杉木节一升、桔叶(切细)一升(无叶可用皮代)、大腹槟榔大一枚(连子打碎),童便三升,共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若初服即见效。则不必再服。此方名“杉木汤”。 2、 疮黑烂。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麻油调匀,布包贴患处,数次即愈。 3、肺 痰滞。用杉木悄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三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更多
石硫磺
石硫磺 释名: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磺”原作为“黄”)。气味:酸、温、有毒。 主治: 1、腰膝寒冷无力。用硫磺半斤,放在桑枝灰五斗的淋汁中,煮三沸。假干,以大火煅后研细。另取地坑里清水(穿地约一尺二寸,投水其中,等澄清后取用)和上述的硫磺末在坩锅中熬成膏子。再加米饭揉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2、脚气病。用硫磺粉三两、钟乳粉五升,加水煮沸,煎成三升。......更多
鼠妇
鼠妇 释名: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气味: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水藻
水藻 释名:气味:甘、大寒、滑、无毒。 主治:捣汁服,去暴热、热痢;捣烂敷,治热疮游疹。
湍
湍 释名:猪獾。气味:(肉)甘、酸、平、无毒。 主治: 1、久患水胀。用猪獾肉煮汤吃。 2、咳逆劳热,上气虚乏。用猪獾肉调五味煮吃。又方:用猪獾骨研为末,每服三合,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直至病愈。
豌豆
豌豆 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气味:甘、微辛、平、无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痈肿痘疮。
细辛
细辛 释名:亦名小辛、少辛气味:辛、温、无毒。李时珍说:辛、温能散,所以各种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带气、惊 等症,可用本品治疗。 主治:1、中风(突然倒下,不省人事)。用细辛末吹入鼻中。 2、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用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送下。 3、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用细辛、桂心,......更多
夏枯草
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 主治: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