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剧

拼音:yào jù 首字母大写:YJ五笔:s ndj 要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1.重要而繁剧。 2.指要职。 3.指政务烦剧的重要部门或地区。

京剧

拼音:jīnɡ jù 首字母大写:JJ五笔:yiu ndj 京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曹禺(1910-1996)

拼音:cáo yú (1910-1996)首字母大写:CY(1910-1996)五笔:gmaj jmhy (1910-1996) 曹禺(1910-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执教于复旦大学、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建国后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剧协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主要剧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楚剧

拼音:chǔ jù 首字母大写:CJ五笔:ssn ndj 楚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曾名“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今称。由鄂东“哦呵腔”发展而成,清道光年间已盛行。唱腔有以迓腔为主的板腔和小调、高腔三类。主要剧目有《葛麻》、《宝莲灯》等。

新剧

拼音:xīn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usr ndj 新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文明戏”。中国的早期话剧。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产生。1910年后盛行于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大多采用幕表制。主要剧团有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等。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

八关十六子

拼音:bā ɡuān shí liù zǐ 首字母大写:BGSLZ五笔:wt udu fg uy bb 八关十六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穆宗时宰相李逢吉所结党羽。《旧唐书.裴度传》:"逢吉之党李仲言﹑张又新﹑李续等,内结中官,外扇朝士,立朋党以沮度,时号'八关十六子',皆交结相关之数也。"指唐代李逢吉党中的八人。《新唐书.李逢吉传》:"其党有张又新﹑李续﹑张权舆﹑刘栖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及训(李训)八人,而傅会者又八人,皆任要剧,故号'八关十六子'。"

泗州戏

拼音:sì zhōu xì 首字母大写:SZX五笔:il ytyh ca 泗州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解放后,在音乐改革和编演现代剧方面都有不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