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拼音:chì bì zhī zhàn 首字母大写:CBZZ五笔:fo nkuf pp hka 赤壁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人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说今湖北蒲圻西北赤壁山)相拒。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奠定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三国

拼音:sān ɡuó 首字母大写:SG五笔:dg l 三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时代名。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至280年吴灭亡为止。一般把赤壁之战后至魏、蜀、吴建国前的历史也划入三国时期。

南乌

拼音:nán wū 首字母大写:NW五笔:fm tnn 南乌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地名。乌林的别称。在今湖北洪湖县东北,位于长江北岸。三国时赤壁之战,乌林亦为战地。

诸葛亮(181-234)

拼音:zhū ɡě liànɡ (181-234)首字母大写:ZGL(181-234)五笔:yft ajq yp (181-234) 诸葛亮(181-234)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谋献策,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后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封为武乡侯。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多

败绩

拼音:bài jì 首字母大写:BJ五笔:mt xgm 败绩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军队被打垮:王师败绩|赤壁之战,以曹军败绩而告终。 ②指事业的败坏、失利: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鼎立

拼音:dǐnɡ lì 首字母大写:DL五笔:hnd uu 鼎立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方面的势力对立(像鼎的三条腿):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拼音:dōnɡ wú zhāo qīn , nònɡ jiǎ chénɡ zhēn 首字母大写:DWZQ,NJCZ五笔:ai kgd rvk us , gaj wnh dn fhw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载,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曹操后,刘备借东吴荆州暂驻。周瑜设计赚备入吴招亲,欲以之为人质索回荆州。不料吴国太(孙权母)见备英姿出众,曰:"真吾婿也",遂将其小女(权妹)嫁给刘备,是为孙夫人。后因以"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比喻有违初衷,弄巧成拙。

关羽(?-220)

拼音:ɡuān yǔ (?-220)首字母大写:GY(?-220)五笔:udu nny (?-220) 关羽(?-220)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曾被曹操俘获,甚受优待。后仍回到刘备军中。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他镇守荆州,屡破曹军。但因后方空虚,孙权乘机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被擒杀。宋代以后,他的事迹渐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乌林

拼音:wū lín 首字母大写:WL五笔:tnn ss 乌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赤壁之战,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 2.吴鼓吹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