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fǎ zhàn zhēnɡ1883-1885年法国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1883年,法军进攻驻越南的中国军队。次年,法舰进犯台湾基隆,并突袭福州马尾军港,清政府被迫宣战。台湾军民在沪尾(今淡水)击败法军。1885年,清军老将冯子材率部在广西抗击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黑旗军在越南义军配合下,也大败法军。但清政府妥协求和,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法国不仅把越南变成了它的殖民地,而且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中法
中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fǎ1.合法。 2.犯法。
中法黄埔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fǎ huánɡ pǔ tiáo yuē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在广州黄埔的法舰上签订。共三十六款。规定法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fǎ xīn yuē即《中法会订越南条款》。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所订条约;中越边界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商居住并设领事;降低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从此法国势力侵入云南和广西。
刘永福(1837-1917)
刘永福(1837-1917)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yǒng fú (1837-1917)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后受越南约请,领兵赴越抗法。中法战争中受清政府改编,屡败法军。甲午战争时任帮办台湾防务,抗击侵台日军,后退回广东。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
小巫
小巫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wū1.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 2.喻学业技艺低下者。 3.年轻的女巫。
戴望舒(1905.3.5~1950.2.28)
戴望舒(1905.3.5~1950.2.28)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wàng shū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更多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wù yùn dòng旧称“同光新政”。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管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为总理衙门。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名,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运输业,又购置军舰建立了南洋、北洋海军,并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些客观条......更多
陈毅(1901-1972)
陈毅(1901-1972)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ì (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曾参加领导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同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参与领导湖南起义,随后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更多
马尾之战
马尾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wěi zhī zhàn又称“马江之战”。中法战争中的海战。1884年法国舰队利用中法交涉之机,闯入福建马尾港停泊。清廷官吏既不阻止,又不作战备,并禁止中国舰队移动。8月法舰突然发炮轰击,中国舰队仓促应战,舰船被击沉七艘,官兵伤亡惨重,福州造船厂亦被击毁。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