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指

兰花指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huā zhǐ拇指和中指相对拳曲、其余三个手指翘起的姿势。也叫兰花手。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zì mù lán huā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将宋词《木兰花》减去数字而成。上下阕各两句仄声韵转两句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句格律不同于词牌。用于套曲中。

木兰花

木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lán huā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词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体,都用仄韵,以七字句为主,杂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体,七言八句用仄韵,名《玉楼春》,又名《春晓曲》﹑《惜春容》。自五代以《木兰花》混入《玉楼春》,宋人因之,不复区别。惟增减体仍用《木兰花》名:其减为四十四字,杂用平韵者名《减字木兰花》;减为五十字,杂用平韵者名《偷声木兰花》;增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韵者名......更多

兰花

兰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huā①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端尖,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②建兰。‖俗称兰草。

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fān/pān huā xìn/shēn fēng1.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花。参阅南......更多

减字

减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zì1.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吹气胜兰

吹气胜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ī qì shèng lán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慢调

慢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tiáo/diào1.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也有由单调小令演化为中调﹑长调而称慢的,如《浪淘沙慢》﹑《木兰花慢》等。

上唇

上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chún1.昆虫和甲壳动物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上面的或者前方的唇,包括单一的一块或者一片,紧接着上颚的前方或者上面。2.一些兰花唇瓣的顶生裂片。3. 一个上唇鳞片或者板。

偷声

偷声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u shēng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刘禹锡《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宋杨无咎《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清金农《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更多
12345 共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