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ní sī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32年意大利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和圣马克铜狮奖。分别授于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最早创设的国际电影节,也是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kǎ luó wéi fā/fà lì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46年捷克斯洛伐克创设。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起与苏联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交替举行,改为两年一次。设最佳影片、编剧、导演、男女演员、摄影等奖项。最高奖品为水晶地球仪。
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国际性的电影观摩展览活动。分竞赛性和非竞赛性两种。多由国家、地方、社团或个人主办,并邀请各国电影界著名人士参加。组织评奖和进行学术性、商业性交流。目前,全世界已举办三百多个各种名目的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lín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51年联邦德国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设金熊奖和银熊奖,前者授予最佳故事片、科教片等,后者授予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á nà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46年法国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设最佳故事片、纪录片、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奖项。最高奖为金棕榈奖。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mù sī kē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1959年苏联创设。每两年举行一次。设金质奖和银质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三船敏郎(1920- )
三船敏郎(1920- )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chuán mǐn láng(1920- )日本电影演员。生于中国。1946年回国后从影。因主演《泥醉天使》而知名。后主演的《罗生门》、《七武士》和《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分别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银狮奖和铜狮奖;《保镖》和《红胡子》两次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擅长扮演动作性强,粗犷强悍的角色。曾获文部大臣奖。
乙羽信子(1924- )
乙羽信子(1924- )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yǔ xìn/shēn zǐ (1924- )日本电影演员。女。毕业于宝{{e021}}音乐歌剧学校。1950年从影。曾因主演《绞杀》,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主演的影片还有《缩影》、《裸岛》、《赤裸的十九岁》、《本能》等。
侯孝贤(1946- )
侯孝贤(1946- )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u/hòu xiào xián (1946- )电影编导。广东梅县(今梅州)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毕业。1974年从影,执导影片《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尼罗河女儿》、《童年往事》等,曾在不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其中《悲情城市》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石挥(1915-1957)
石挥(1915-1957)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huī (1915-1957)戏剧、电影演员。天津人。早年在北平求学。1940年后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1947年起历任文华影业公司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主演影片《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等。编导并主演《我这一辈子》。导演的《鸡毛信》,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