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

对仗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ì zhàng(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打对仗

打对仗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dá duì zhàng1. 指商人在生意上互相竞争。

上官仪(约605-664)

上官仪(约605-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uān yí (yuē/yāo 605-664)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进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则天所杀。诗风华美绮丽,有“上官体”之称。又归纳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五言排律

五言排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pái/pǎi lǜ1.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南朝宋时已出现,盛行于唐,元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五言长律"。

元嘉体

元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jiā tǐ/tī/bèn1.古代诗歌流派之一。南朝宋元嘉年间颜延之﹑鲍照﹑谢灵运等作诗,注重辞藻,雕琢字句,讲究对仗,铺陈典故。后世论诗的人称之为"元嘉体"。

尾联

尾联的同义词反义词
wěi/yǐ lián指律诗的第四联(七、八两句)。不必对仗。以其居于一首诗的尾部而得名。

工切

工切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qiē/qiè1.指诗文中对仗工整﹑贴切。

骈文

骈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pián wén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为骈文中的一体。

颈联

颈联的同义词反义词
jǐng/gěng lián律诗的第三联(五、六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lǜ shī1.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