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体

曲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qǔ tǐ/tī/bèn1.弯腰。 2.深入体察。

小令

小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líng/lǐng/lìng①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但词中称“令”的,并非都是小令,如“百字令”即有百字之多。②散曲体式之一。体制短小,通常只有一支曲子,并且一韵到底。但也有例外,如“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等,是小令的特殊形式。③元、明时民间流行的小曲也称为小令。

队歌

队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ì gē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明曲。歌曲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和任务,表达了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信念和理想。

鞠躬屏气

鞠躬屏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 gōng bǐng qì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利川小曲

利川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chuān xiǎo qū/qǔ1.曲艺曲种。曾流行于湖北利川的茶兴﹑南坪一带。现知曲牌有《龙抬头》﹑《龙摆尾》﹑《银纽丝》等近三十个,联曲体。有坐唱和走唱两种形式。传统曲目有《十二月》﹑《骂保长》等。此曲种于解放前即已湮没,解放后被重新发掘。

夜曲

夜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 qū/qǔ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johnfield,1782-1837)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十九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

小唱

小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chàng1.古代俚歌。 2.乐曲体裁之一﹐由管乐伴奏;后演变成为民间曲艺。 3.指从事小唱曲艺的艺人。

戏曲

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 qǔ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曲艺(qǔ-)

曲艺(qǔ-)的同义词反义词
qǔ yì1.小技。古多指医卜以至书画之类的技能。 2.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以说和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辅以动作、表情、口技等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情景,表达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分说的、唱的、有说有唱的三种类型。演出时多为一至二三人,歌唱时常由演员自弹(奏、击)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乐曲式有联曲体、板腔体和单曲体。唐代已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更多

眉户

眉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hù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原作“”,1964年改今称。各地又有“曲子戏”、“迷胡戏”等称谓。前身是农村自娱的小曲坐唱。联曲体音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曾用眉户形式编演《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等。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