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录

杂录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lù1.文学杂文集。2.杂集。

二十四旗

二十四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qí1.清代军队编制,将统辖的蒙族和汉族军队,分别编为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与原有满族八旗,共为"二十四旗"。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其后归附日众,乃析为八。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明人为汉军,合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天可汗

天可汗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kě hàn1.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杂俎

杂俎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zǔ1.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唐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明谢肇浙有《五杂俎》十六卷。 2.指斑驳的花纹。

纸驴

纸驴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ǐ lǘ1.《太平广记》卷三十引唐张读《宣室志·张果》:"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迭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水噀之,还成驴矣。"事亦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按,张果,新﹑旧《唐书》皆有传,俗称张果老,传狵Y八仙之一。因以"纸驴"为仙家坐骑的代称。

记曲娘子

记曲娘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qū/qǔ niáng zǐ1.唐大历中﹐歌者张红红与其父丐食于路﹐将军韦青闻其歌喉﹐纳为姬。尝有乐工撰新声未进﹐先印可于青。青潜令红红听于屏后﹐以小豆数合记其拍。乐工歌罢﹐青入问﹐云﹕"已得矣。"青出云﹕"有女弟子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寻达上听﹐召入宫﹐宫中号曰"记曲娘子"。青卒﹐红红奏曰﹕"妾本风尘丐者﹐致身入内﹐不忍忘其恩。"因一恸而绝。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部》。

中吕调

中吕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lǚ diào1.古乐羽声七调的第一运。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二十八调

二十八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bā tiáo/diào1.统指唐代教坊俗乐的曲调。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林钟角﹑越角为七角;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仙吕调﹑黄钟羽﹑般涉调﹑高般涉调为七羽。"清昭槤《啸亭......更多

五国城

五国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guó chéng1.古地名。亦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被金兵所俘,囚死于此。所在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见清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五国城考》﹑清魏源《圣武记》;一说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见清《嘉庆一统志》卷六八;一说在今吉林省扶余县境,见清昭槤《啸亭杂录.五国城》。

五王帐

五王帐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wáng zhàng1.相传唐玄宗友爱甚笃,尝于殿中,置一大帐与五兄弟同寝。事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
1234 共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