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fāng zì zhì1. 地方事务由某个划分的地方政区自己管理(区别于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mín zhǔ zì zhì tóng méng简称“台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7年成立。由台湾省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g xià huí zú zì zhì qū简称“宁”。在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面积5.18万平方千米。人口512万(1995年)。回族约占1/3,汉族约占2/3。1958年建立自治区。首府银川。北有贺兰山,东侧为银川平原;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平原灌溉农业发达,为稻、麦产区。畜牧业主要养羊,盛产裘皮。工业以煤炭工业最重要。
自治区
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zhì qū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域。有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zhì zhōu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中介于省、自治区与县、自治县、市之间的行政区域。
自治旗
自治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zì zhì q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其他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相当于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 měng gǔ zì zhì qū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蒙古族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céng qún zhòng xìng zì zhì zǔ zhī在中国,指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中的村民委员会。按居民(村民)居住地区设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g xī zhuàng zú zì zhì qū别称“桂”。在中国南部,临北部湾。面积23.67万平方千米。人口4502.11万(1995年)。壮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代为广西省。1958年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山地、丘陵广布,平地多分布在沿江。喀斯特地貌普遍发育。河流属西江水系。亚热带湿润区。甘蔗和蔗糖产量居全国首位。红水河建有梯级电站。锡、铝储量丰富。近海大陆架有石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jiāng wéi wú ěr zì zhì qū简称“新”。在中国西北部。面积166.0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省区。人口1637万(1995年),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汉、哈萨克、回、蒙、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等族人数也较多。195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高山、盆地相间。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分布广。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中国重要垦区和牧区,以产细毛羊著名。棉花、甜菜、羊毛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