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词曲说
浮词曲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cí qū shuō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词曲
词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qū/qǔ1.词和曲的并称。 2.指戏曲。 3.谓说唱。
慢调
慢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tiáo/diào1.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也有由单调小令演化为中调﹑长调而称慢的,如《浪淘沙慢》﹑《木兰花慢》等。
促拍
促拍的同义词反义词
cù pāi1.节奏急促的乐曲。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台》。唐士云:'蔡邕自侍书御史﹐累迁尚书﹐不数日间﹐遍历三台。乐工以邕洞晓音律﹐故制曲以悦之。'"词曲中亦有冠以"促拍"之曲调名。如词中有《促拍采桑子》﹑《促拍满路花》;北曲《般涉调》中有《促拍令》,亦称《急曲子》。
偷声
元杂剧
元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á jù1.又称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南乐
南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lè/yuè1.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2.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声家
声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jiā/gū/jie1.唐宋时称工于词曲者。
外郎
外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láng/làng1.官名。汉中郎将分掌三署。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掌宫殿门户,出充车骑。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六朝以来,亦称员外郎,谓正员以外的官员。 2.宋元以来对衙门书吏的称呼。亦指县府小吏。小说词曲中多用之。
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箫声咽)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qín é (xiāo shēng yàn)词篇名。相传为唐代李白作。写伤心离别,清秋寂寥,引发出深沉的历史感慨。末二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气象雄浑,使本词超越了普通的愁恨离别之作。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同被后人尊为“百代词曲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