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和张常侍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注释[说明]从此诗所写内容来看,当作于晋义熙十四年(418)的除夕,陶渊明五十四岁。

这一年的十二月,宋王刘裕幽安帝而立恭帝,篡晋之势甚显。

陶渊明此侍以双关的笔法,从岁暮著笔,将市朝的变化。

风云的严厉,同岁暮的凄冷、暮年的悲伤融为一处,使全诗笼罩着浓重的悲凉感伤的气氛。

其中不仅抒发了诗人穷困愁苦。

憔悴悲慨的“深怀”,而且深刻地寄托着对行将易代的忧虑与悲愤。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2)。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3)!素颜敛光润,自发一已繁(4)。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5)!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6)。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7)。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8)!

屡阈清酣至,无以乐当年(9)。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10)。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11)。

[注释](1)岁暮:指除夕。

张常侍:当指张野。

《晋书?隐逸传》说陶渊明“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庞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

又据《莲社高贤传》记:张野,字莱民,居碍阳柴桑,与渊明有婚姻契;

征拜散骑常侍,不就。

因此称张常侍。

(2)市朝:本指人众会集之处,这里指朝廷官府,《华阳国志》:“京师,天下之市朝也。

”作者《感士不遇赋调“阎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

”凄:悲。

旧人:有双关意,一指亡故之人,一指仕晋僚臣。

骤骥:疾奔的千里马,这里指迅速运行的太阳。

悲泉:日落之处。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泉,爱止其女,爱息其马。

”这两句是说,人生易逝,光阴迅速。

(3)旦:早晨。

何言:有什么话好说。

(4)紊颜:谓脸色苍白。

敛光润:收敛起光泽,指面容憔悴,没有光泽。

一:语助词、无义。

繁:多。

(5)阔:迂阔。

秦穆:即秦穆公,秦国的国君。

旅:同“膂”,脊梁骨。

旅力,即体力。

愆(qiān 牵):丧失。

《尚书?秦誓》记秦穆公说:“番番(pó婆)良士,旅力既惩,我尚有之。

”(番番:同“皤皤”,白发貌)是说头发花白的将士,已经丧失了体力,而我尚有力。

陶诗此二句反用其意,是说年老衰弱,体力怎能不丧失呢?

所以说秦穆之谈为迂阔。

(6)向夕:将近傍晚。

长风:犹“强风”。

没:湮没,遮盖。

(7)厉厉:同“冽冽”,形容寒冷的样子。

严:重。

(8)鲜:少。

矧(shěn 审)况且。

伊:语助词,无义。

(9)屡网:经常缺。

阈,同“缺”。

清酷:指酒。

(10)穷通:穷困与通达。

靡:无。

攸:所。

憔悴:面色黄瘦。

这里指衰老。

由化迁:听随大自然的变迁,深怀:深刻的感怀。

(11)抚己:检点自己,回顾自身。

履运:指逢年过节之时。

慨然:感慨、感叹的样子。

[译文]人生易逝悲命短,荏苒光阴增伤感。

明晨一至非今日,岁暮我又有何言!

脸色苍白无光泽,花白头发更增添。

穆公之语甚迂阔,人老岂能力不减!

薄暮之时长风起,寒云阵阵笼西山。

北风凛冽寒气重,众鸟纷纷疾飞还。

人生很少能长寿,何况愁苦相纠缠!

清贫常缺杯酒饮。

无以行乐似当年。

穷困通达无所念,衰颓憔悴任自然。

顾我本自怀深感,逢兹换岁增悲叹。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140886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