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赠梁汾

朝代:作者: 纳兰容若 体裁: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注释注释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更多

金缕曲 乙未清明

朝代:作者: 张之翰 体裁:

风雨惊春暮。

恨天涯、留春未办,却留余住。

时序匆匆催老大,又早飞花落絮。

算禁得、清明几度。

试倚危栏西北望,但接天烟水无重数。

空目断,故山路。

先茔松柏谁看护。

想东风、杯盘萧然,饥鸟啼树。

便做松江都变酒,醉里眉头休聚。

万里南来缘底事,也何须、杜宇声声诉。

千百计,不如去。

未过松江去。

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更多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注释:此词作于元祐六年(1091)苏轼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

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更多

哭陈钥主簿

朝代:作者: 刘克庄

不但心孤介,生形亦怪奇。

在为官长骂,没使邑人思。

魂远乡犹隔,名微世未知。

空存朋友谊,到此力何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注释:三朝:指严武身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皇帝皆受重用。

简析: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

严公,即严武,曾两度为剑南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杜甫送别赠诗,因前已写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称“重送”。

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故称“四韵”......更多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朝代:作者: 卢仝 体裁: 杂言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更多

金缕曲 中秋不寐,枕上作以自遣

朝代:作者: 张之翰 体裁:

未过松江去。

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举。

梦中似听嫦娥语。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

尝烂赏、通宵达曙。

可是今年情思懒,便临风、误却清新句。

聊援笔,为渠赋。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更多

问刘十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注解: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

老兄!

评析: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引自"超纯斋诗词"b......更多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古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注释1918年4月

临江仙 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 中州乐府

朝代:作者: 辛愿 体裁: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

清朝无路到公卿。

萧萧华屋,白发老诸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

他年联背上蓬瀛。

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

注释注释:此词作于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

辛愿青春年少时,即有仕途功名的愿望 。

据史载 ,辛愿才高学博,精于《春秋》三传,而谙熟杜诗韩文 。

然他“雅负高兰 ,不能从俗俯仰“(见《金史·隐逸传》),以至于与当局者格格不入。

尤其老年,穷困潦倒,甚是凄凉。

河山亭临......更多

12345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