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释注释:三朝:指严武身历玄宗、肃宗、代宗三个皇帝皆受重用。

简析: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

严公,即严武,曾两度为剑南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杜甫送别赠诗,因前已写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称“重送”。

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故称“四韵”。

严武有文才武略,品性与杜甫相投。

镇蜀期间,亲到草堂探视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

彼此赠诗,相互敬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诗一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而情长。

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真有说不尽的知心话。

“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说:“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山也当是这样。

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

途程几转,那山仍若恋恋不舍,目送行人。

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

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自然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和自己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而今一别,后会难期,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

”“杯重把”,把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这里用问句,是问自己,也是问友人。

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是个未知数。

诗人此时此刻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

前人有云:“诗用倒挽,方见曲折。

”首联若提“青山”句在前,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

颔联若“昨夜”句在前,便会直而少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

这是此诗平中见奇之处。

诗人想到,象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

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肃、代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

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言简意赅,雍雅得体。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自己送别后的心境。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江村”指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

“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

“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

“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

(傅经顺)-------------------------------------------年次同前。

郭知达本注:驿在绵州三十里。

远送从此别①,青山空复情②。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③,..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黄生曰:上半叙送别,已觉声嘶喉哽。

下半说到别后情事,彼此悬绝,真欲放声大哭。

送别诗至此,使人不忍再读。

青山空复伤情,怅别易生悲也。

三四言后会无期,而往事难再。

语用倒挽,方见曲折。

若提昨夜句在前,便直而少致矣。

列郡,指东、西两川。

讴歌,蜀人思慕也。

三朝,指明、肃、代宗。

出入,迭为将相也。

方虚谷云:首句极酸楚,结尤仿惶无依。

)①《诗》:“远送于野。

”②谢脁诗:“婵娟空复情。

”③汉朱浮书:“列郡几城。

”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27_2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7630340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