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邻居

朝代:作者: 于鹄 体裁: 五律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出处全唐诗:卷310-5

秋夜山中赠别友人

朝代:作者: 施肩吾 体裁: 七绝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出处全唐诗:卷494-179

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即彭道将鱼池)

朝代:作者: 杜甫

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

安知有苍池,万顷浸坤轴。

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

芰荷入异县,粳稻共比屋。

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

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

清源多众鱼,远岸富乔木。

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

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

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

高堂亦明王,魂魄犹正直。

不应空陂上,缥缈亲酒食。

淫祀自古昔,非唯一川渎。

干戈浩茫茫,地僻伤极目。

平生江海兴,遭乱身局促。

驻马问渔舟,踌躇慰羁束。

注释广德元年秋冬......更多

南邻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注释[注释](1)南临:指杜甫草堂南临朱山人。

(2)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乌角巾:黑色的方巾。

(3)芋粟:芋头,板栗。

(4)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5)航:小船。

[译文]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更多

哭明堂裴主簿

朝代:作者: 卢照邻 体裁: 五排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

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

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

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

遽痛兰襟断,徒今宝剑悬。

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

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出处全唐诗:卷42_41

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注释: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

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更多

寄友人

朝代:作者: 刘得仁 体裁: 七绝 类别:代简

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

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出处全唐诗:卷545-30

寻西山隐者不遇

朝代:作者: 邱为 体裁: 五古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作者一作“丘为”注释:黾勉:勉力;

尽力。

简析:这首诗的重点不是写不遇的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

注解: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2、黾勉:殷勤。

......更多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朝代:作者: 贯休 体裁: 七律

上玄大帝降坤维,箕尾为臣副圣期。

岂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时。

文经武纬包三古,日角龙颜遏四夷。

今日降神天上会,愿将天福比须弥。

异香滴露降纷纷,紫电环枢照禁门。

先冠百王临亿兆,后称十号震乾坤。

羲轩之道方为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謏才歌睿德,犹如饮海妙难论。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

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

西逾昆岳东连海,谁不梯山贺圣明。

远人玉帛尽来归,......更多

寿春进祝圣七首·从谏如流

朝代:作者: 贯休

及溜龙鳞动,君臣道义深。

万年轩后镜,一片汉高心。

北狄皆输款,南夷尽贡琛。

从兹千万岁,枝叶玉森森。

出处全唐诗:卷834-3

12345 共413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