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朝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朝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故山朱果恰离离,翠竹青蒲护众菲。梦里不知身造阙,閒随白鹤照江衣。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朝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鬓边忧绪已千端,谁唤扁舟下濮干。落日明舡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 端午节 朝代: 近代 作者: 俞平伯 体裁: 五绝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端午节 朝代: 近代 作者: 俞平伯 体裁: 五绝 清润端阳节,茅檐插艾新。分尝初 表,惭荷对农民。 偈颂四十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祖先 今朝五月端午节,千妖百怪尽消灭。艾虎桃符相耳语,摇头不肯向人说。无端被者主杖子,对众一时俱漏洩。 五丝 朝代: 唐 作者: 褚朝阳 体裁: 五古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出处全唐诗:卷254_12 减字木兰花 竞渡 朝代: 宋 作者: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注释注释: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 ,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 ,后来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更多 临江仙 朝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体裁: 词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释注释: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 )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 。”又《宋史·陈与义传》载 :“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更多 五日观妓 朝代: 唐 作者: 万楚 体裁: 七律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注释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写上层士大夫宴饮、赠妓之作。这类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艺术上却偶尔有可取之处。万楚的《五日观妓》,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篇诗作。从诗题可知,这首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龙舟竞渡,吃粽子,饮......更多 123 共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