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桥柳 送行

朝代:作者: 蜀中妓 体裁:

欲寄意、浑无所有。

折尽市桥官柳。

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

後会不知何日又。

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注释注释:该词是蜀地一妓女为情人送行,在宴节上而作。

词风率直,别具一格。

原词无调名,标作《市桥柳》,乃是摘录词中语句所加。

词一开始,先言无物可以寄意,然后跌出“折尽市桥官柳”一句。

折柳以表别情,自汉代以来有此习俗,以后诗词中多用这个典故来表达送别之情。

这里说将“市桥官柳”、“折尽”以“寄意”,比之“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的写法又别有一番新意 。

“市桥”,水边送别之处 ,“官柳”是官道(大道)两旁栽的柳树。

“折尽”二字,表其临别的离情之深,柳“尽”正是写其情“不尽”也。

下面两句,言情人行将出发。

“放船楚江口”,说明他的行程是由成都循水路南行,转长江出蜀。

男子此行是去临安求取功名。

上片以白描的手法描摹出离别时的情景,男子为求功名而要离开,女主人公在席间为他送行。

下片写女主人公在与男子分手之际的赠言,她直抒胸臆,不事虚辞,显得真切自然,且又颇符合女主人公的身份。

分手之际,最先想到的,当然是归期。

但上京求名,非短时间可以成就;

且双方不是正常家人之间的关系,将来是否能重见,女子全无把握,所以下片第一句就说 “后会不知何日又”。

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何时能再相见,二是能否有再次相见的机会,这是最为关键的一节,女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使她不可能不想到这一层。

情势所至,难以挽留,他于是只能出言鼓励他一番:“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

”“镇”,长也,与“长”字义同而联用起着重的效果。

“休要长相守”,正是对他此行加以鼓励之意。

别本“休”字作“须 ”。

“须要长相守 ”,意正相反,与前面“是男儿”三字连不起来,与后面的“苟富贵”也接连不上。

为了这个字的异文,前人有一场争论。

万树《词律》收此词作“须”,按语说:“‘须’字各刻作‘休’字 ,不通。

词意云若是男儿须相守到底也。

苦作‘休’字,是回绝人口气,不要其相守矣。

”杜文澜后按引秦玉生云:“数虚字层折而下,宛转关生。

若改‘须’字,直率无味。

且作‘休’字,即男子有事四方之意,与下文一气贯注。

”后者的说法切合情理,万氏强为“须”字辩护,可谓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男女分别而不执意挽留,正是这位蜀中妓高人一筹的地方,也是这首送别词高出他词之处。

她不是没有考虑过别后的结果 。

与此“苟富贵,无相忘”,是她最关心的乃是在于词中男子富贵腾达后能够不忘旧情 ,既然留亦不成 ,又何须介意一时的离别呢 ?

《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之语,词人一字不改移用,妥贴自然,恰到好处。

富贵而变心,这在生活中屡见,何况女方又是妓女出身。

女主人当然深知此理,也有忧虑,所以她率先警告情人:如果此去得到荣华富贵,可不要忘了今天为你送别的女子。

结末二句,指眼前物设誓:“若相忘,有如此酒!

”“有如⋯⋯”是古人警语句式。

词中指酒为誓,是别筵上现成之物,用来自然。

设誓以坚其必归相聚之心,正是女子痴情之处,也是女子心计机巧之处。

这两句的理解为男子的回答,则又是一番情味。

全词用不饰雕琢的朴素语言,把送行情意全盘托出:情深而折柳,情真而勉励,情切而设誓,写得一波三折,新意叠出。

陈廷焯《词则·别调集》称赞其“运笔轻隽,用成语有弹丸脱手之妙”。

整个词风不同于常见送别词作的婉转凄伤,而是直率,朴质,但由于情意真挚深切,所以读来不但不觉粗疏,反而更感自然真切,生动感人意味隽永。

况周颐论词有云:“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

”用此语来评说这首《市桥柳》是十分恰当的。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360226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