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乐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注释注释: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

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 ,以突出伤春之意。

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 ”。

末三句回忆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会“花前侣”。

起首两句不落俗套 ,用笔不凡,以盼春写伤春,前后矛盾,语便脱俗。

而着一“试”字、“早”字,尤见深情 。

“看即梅花吐”句,承上启下。

“看即”,为随即义。

梅花是最早开的花、报春的花,如今已是含苞欲放了。

紧扣上句“便早有”三字 。

愿花”三句,补足上文。

这几句的意思是:梅未开时,已希望它更不凋谢,好让芳春长驻人间,怕只怕百花飘残,匆匆春又归去!

过片后,紧承上片,语本欧阳修《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意。

等到花开时,它却默然无语,试问其中的深意,年年的春天都能够理解吗?

三句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春天能理解人们的心意的话,它就不会叫花儿凋谢了,因为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正是人们悲感的缘由 。

年年如是伤春 ,年年的春天依然逝去 ,“不语”的是花,发出痴问的是词人,“此意”,即上片愿花不谢 、春长住之意 。

句句深入,环环紧扣,两片融为一气 。

“绛唇青鬓”二句,转而进入怀人的主题。

当日在花前一起快乐地游春的侣伴如今安在 ?

《小山词自序》说 :“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 ,或病不偶 ,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

”“绛唇青鬓”,形容年少,当指昔日同游的女子,即莲、鸿、蘋、云等人 。

“渐少 ”,意谓一年比一年少,与上文“年年”呼应。

两句跌深一层,道出词旨“对花”三句,收束全词。

可是看到花开,便记起旧日曾游之地,而那时,那门外袅娜的垂杨,还未曾扬花飘絮呢!

“旧曾游处”,即当时歌酒征逐之地;

“门外垂杨”,即作者《浣溪沙》词“户外绿杨春系马”处。

末三句追忆旧游,以当日赏春的欢乐与今朝孤独的悲感对照,说明花飞春去只是勾起伤感的表面原因,而感旧怀人才是真意之所在。

这首小词,以深挚的感情、浅近的语言,把感春怀人的心绪娓娓道来,流美自然而又缠绵往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令人为之低徊不已,堪称独具艺术魅力的纯情至情之作。

全词拗句甚多,喜用重字,具有飞扬灵动的音乐美 。

整首词平易深刻,秀韵天然,美不胜收。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74078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