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注释注释①不仅有《踏莎行》(“进退存亡”)集经句体,亦有此集诗句体,足见辛词体式多姿。

首写秋江送别场景,用赋法。

次写别后思念,融情入景,幽怨凄婉。

②“登山”句:《楚辞·九辩》:“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③“悲莫”句:《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④“不用”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⑤昔人非:苏轼《陌上花》:“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⑥“惟有”句:李峤《汾阴行》:“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中,有不少集古人句子而成的诗词。

它们虽是集古人句子而成,但作者给予了新的意境,使人读来熟悉而又陌生,自有一番情趣。

从现有文学史料看,我国最早的集句诗,始于晋代傅咸的《毛诗诗 》,它是集《诗经》句子而成。

后继者不乏其人。

著名的如宋代王安石,晚年做了许多集句诗,有达百韵者。

文天祥以集杜诗著称 ,达二百首。

集句词始于王安石。

而后苏轼有《南乡子·集句》三首,且标出所集诗句的原作者。

由于词是长短句,诗多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因此,集句词的数量就远不如集句诗多。

辛弃疾的这首《忆王孙》在辛词中也是仅有的。

从其内容看,大致也创作于他闲居江西上饶之时。

本词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出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

自从宋玉写了《九辩》之后,悲伤的感情与萧瑟的秋景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抒写悲秋的感情,也成为历代文人的一大传统。

如欧阳修的《秋声赋》。

辛词既用《九辩》成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悲伤 ,也就不言而喻了。

“登山临水”,也有跋山涉水依依惜别之情。

“悲莫悲兮生别离”,见于屈原《九歌·少司命》,它的下句是“ 乐莫乐兮新相知 ”。

从本句可以推知,辛弃疾所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 ”,格外悲伤。

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并称,辛弃疾将宋玉和屈原的词句组合一起,不仅意思连贯,而且使人读起来分外有味,可以说集得巧。

“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

这里“登临 ”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

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

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

为此 ,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

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

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

“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 》“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

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 。

“江山犹是 ”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

“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

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 ”,出自李峤《汾阴行》。

《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

”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

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表现出辛弃疾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词人。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960819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