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朝代:作者: 刘克庄 体裁:

梅谢了。

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

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释注释: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

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

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 ,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破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逐渐复苏。

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 。

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

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

“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

”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

遗老,年老的遗民。

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是表示对他们处境的关心,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

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飞翔,展现出祖国大好山河如今残破冷落 、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

“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

”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之地。

地处边防,却悄寂无声 ,反映南宋当局的苟且偷安,防务废弛,当然更谈不上恢复的准备。

淮河以北,是金人占领的地区。

炊烟少,指在战争破坏和被金人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大民众的苦难生活。

最后两句 ,感情浓烈而深沉 :“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繁荣,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

北宋末年统治者“ 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金人的入犯无力抵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则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将祖宗故国抛在脑后。

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强烈指责。

这一句表达的感情不禁让人想起李后主《虞美人 》中的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只是后主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刘克庄在这一句中抒发的只怕是物也非、人也非的更为深沉的慨叹。

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凉的广阔图画,鲜明形象,而含意却十分深远 ,耐人玩味 ,与李白《忆秦娥》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0965903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