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三友同饮,借赤壁韵
论心论相,便择术满眼,纷纷何物。
踏碎铁鞋三百緉,不在危峰绝壁。
龙友相逢,洼樽缓举,议论敲冰雪。
何妨人道,圣时同见三杰。
自是不日同舟,平戎破虏,岂由言轻发。
任使穷通相鼓弄,恐是真*难灭。
寄食王孙,丧家公子,谁握周公发。
冰*皎皎,照人不下霜月。
注释注释①作期与上篇同。
题序中的“三友”即《念奴娇》(“倘来轩冕”)中的“坐中人物三杰”。
此词他本俱不载,独见于清人辛启泰所编《稼轩词补遗》。
《补遗》辑自《永乐大典》,共三十六首。
此词原文缺两字,今人分别补以“金”,“壶”。
从之,并以括号区别。
叙友情,抒壮志;
议时论政,感慨万千。
上片写“龙友相逢”一见倾慕之情。
“议论敲冰雪”,词眼所在,下片文字俱由“议论”而生。
一言“平戎破虏”之抱负;
二言穷达莫移之心志;
三言壮怀难酬之郁闷;
四言永恒纯洁之友谊。
②“论心”三句:举眼察世,纷纷扰扰,尽是庸俗之辈。
《荀子·非相篇》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意谓观人以形态,不如论人以思想;
论人以思想,不如看他怎么做或者走什么路。
辛词借作评论人物的标准。
③“踏碎”两句:踏遍青山,找不到真正的风流人物。
此用谚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意,谓今日有幸得遇三友。
緉:通“量”,一双。
危峰:高峰。
④“龙友”三句:与三友会饮,共同议时论政。
龙友:龙须友,原指笔。
唐冯贽《云仙杂记》:“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笔曰:‘龙须友’使我至此。
”此当借指笔友、文友。
洼尊:酒杯。
唐人李适之登岘山,见山上有石孔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曰“洼尊”。
缓举:从容举杯。
敲冰雪:形容议论的词锋爽利如敲击冰雪。
⑤“何妨”两句:称颂三友为当代三杰。
人道:人说。
圣时:圣明的时代。
古人常以此称当代,有颂扬帝王之意。
三杰:即“三友”,馀见《念奴娇》(“倘来轩冕”)注⑤。
⑥“自是”三句:指友人言行如一,想其不久将有爱国的实际行动。
同舟:取“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之意。
平戎破虏:指驱金复国。
岂由言轻发:岂是随意说说而已。
⑦“任使”两句:谓任凭命运捉弄,志如金石不变。
穷通:失意和得志,穷困和显达。
鼓弄:捉弄、戏耍。
⑧“寄食”三句:感叹友人虽具经世济国的才志,却潦倒江湖,不为朝廷重用。
寄食王孙:生活穷困,寄食于人。
此用韩信寄食事。
韩信未得志前,曾寄食于某亭长,因不堪羞辱而离去。
后受饭于漂母,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漂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丧家公子:指友人离家浪迹江湖。
谁握周公发:有谁像周公那样怜惜天下人才呢?
《史记·周公世家》载周公的话:“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一沐三握发,说周公沐浴时宁可中断三次,握着头发出来接待天下贤人,以示求贤若渴的心情。
⑨“冰〔壶〕”两句:品格与友谊如玉壶般高洁明净,不亚素月。
冰壶:即玉壶,古人常以之象征品格的高洁或友谊的纯正,有时也代指月亮,所以辛词有“照人不下霜月”语。
不下:不在……之下。
霜月:素月,寒月。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003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