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从弟仲德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

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注释[说明]从诗中“衔哀过旧宅”句看,此诗与《还旧居》大约作于同一时期,即晋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

这首诗是诗人回条桑旧居时;

凭吊已故从弟仲德的旧宅有感而作。

诗人以极其哀痛的心情,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空馆”内外的萧条,将凄凉悲伤的感情同萧条荒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伦靡加,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亲人的深切悼念。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2)。

借问为谁悲?

怀人在九冥(3)。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4)。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5)。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6)。

慈母沉哀疚,二做才数龄(7)。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8)。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9)。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余情(10)。

臀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11)。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12)。

[注释](1)从弟: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

仲德:苏写本作“敬德”。

按渊明另一位从弟名“敬远”,当以“敬德”为可信。

其生平事迹不详。

(2)衔哀:满怀哀伤。

衔:含。

过:访,探望。

这里有凭吊之意。

旧宅:指柴桑仲德的旧居。

应:随着。

零:落下。

(3)怀人:所怀念的人。

九冥:犹“九泉”,指阴间。

(4)礼服:指五服亲疏关系。

古代按血统的亲疏关系,把服丧的礼服分为五个等级,叫五服。

群:众。

从:指堂房亲属。

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同生:同胞。

(5)执手:握手告别。

何意:哪里料到。

尔:你。

倾:指死。

(6)在数:由于无数。

数,指自然的定数。

竟未免:终未免于死。

为山:指建立功业。

《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篑(kuì愧):盛土的筐子。

(7)疚(jiǜ救):内心痛苦。

二胤(yìn 印):两个孩子。

胤:子嗣,后代。

(8)双位:夫妻灵位,指仲德与其妻之灵位。

委:置。

(9)流尘:指灰尘。

集:聚,落满。

虚坐:空座。

坐,通“座”。

宿草:隔年的草。

《礼记?檀弓》:“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

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

”后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旅:寄生。

(10)阶除;

台阶。

旷:空缺,荒废。

游迹:行走的踪迹。

指仲德而言。

独:唯有。

余情:遗留下来的情意。

(11)翳(yì缢)然:隐晦的样子,即暗暗地。

乘化去:顺应自然的变化而逝去。

终天:终古,永久。

形:指形体。

(12)迟迟:这里形容不忍离去而行走迟缓的样子。

侧侧:悲痛的样子。

襟盈:满怀。

襟:襟怀。

盈:满。

[译文]凭吊旧宅含悲痛,心伤难止泪纵横。

问我如今为谁悲?

我悲之人已命终。

与我为亲堂兄弟,恩情不减同胞生。

当年门前分手时,谁料我先把你送。

天数命定不免死,建功立业竟未成。

慈母哀伤心沉痛,二子尚且是幼童。

夫妻灵位置空馆,朝夕寂寞无哭声。

灰尘堆积在空座,隔年杂草生前庭。

台阶荒废无踪迹,唯有园林留遗情。

暗随自然消逝去,终古不再见身影。

脚步沉重缓缓归,忧伤悲痛满胸中。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211066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