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朝代:作者: 刘处玄 体裁:

圣观号天长,星冠云服。

养成金玉体,真无朽。

信知大道自然,无中明有。

世华心不恋,游玉屋。

外贫保命,隐真居陋。

亘初无相貌,胜丰厚。

桑田海变,这个无形坚久。

暗祝吾皇德,齐天寿。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撸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注释注释:李俊民 ,金代词人,祖居京都(今北京)。

本词即写作者离开京都,告别亲友而写的一首离词。

上片写伤别之情。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开门见山 ,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

“忍泪”表明作者对离别的伤心烦乱 。

“杨花”既指离别在杨花纷飞的三月 ,又借杨花纷乱喻作者离别心乱如麻的心绪。

“惆怅天涯又离别 。

”一句“ 又离别”表现“忍泪” “惆怅”的原因。

“碧云西畔 ,举目乱山重叠。

”远远望去 ,要去的碧云西畔 ,群山层叠,行路艰险。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虽离别之心伤,虽路程之艰险,而君命难违,只能“据鞍归去”,凄然而走。

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一日三秋”语出《诗经·王风》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形容离愁之痛,思念之苦。

“一日三秋 ”“寸肠千结”既是一种夸张,又形象表现出作者与京友难舍难分的情谊。

“敢向青天问明月 。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此情此景,作者不禁鼓起勇气责问青天明月:算起来天上应没有可以怨恨的,要不然月亮怎会暂圆而复缺呢 ?

苏东坡有 “月有阴晴圆缺”之句,而这里作者用圆、缺对比,以月的圆缺比喻人生聚散。

“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月亮无恨,暂圆还缺,人生世事更是愁苦。

因此作者又对月许愿:愿人生如那月亮长圆的时候,不要再受那离散之苦。

一问一愿,把离别时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用前人诗词较多,然而并不令人感觉到是有蹈袭之弊,所借之笔顺手拈来,又别出新意,为我所用,如同己出,可见作者驾驭词艺的表达能力可称一绝。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37886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