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
朝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体裁: 七律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注释: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旋:盘旋。
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钟学坤的信,“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
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江天:江和天。
浪下:江水流下。
陶令:陶渊明。
曾作彭泽令八十八天。
桃花源:见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一渔人溯着溪流而上,发现尽头处是一片桃林,将一群秦朝避难者的后代,与尘世隔绝;
他们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无优无虑的隐居生活。
题解本诗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
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
”当时毛泽东上山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他在九月一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
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
”又说,“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这两首诗,也算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17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