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临川春游,连日病酒,赋此止之
过花朝、淡烟轻雨,东风还又春社。
客怀不断还家梦,只泥酒杯陶写。
孤馆夜。
甚浓醉、无人知道归来也。
兰灯半*。
任赋就鱼笺,弦抛玉轸,谁念倦司马。
长安市,几度携尊命驾。
空惊游兴衰谢。
醉乡天地无今古,争得一襟萧洒。
春纵冶。
便不饮、从教团雪揉花打。
觥筹已罢。
笑蜾嬴螟蛉,吾今真止,为报独醒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鸥来鹭聚。
堪爱处。
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覰。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春。
注释注释:此词为作者的代表作,作于晁氏贬谪回乡后居于东山“归去来园”时。
词中不仅描写了园中胜景,而且抒发全词借议论抒怀,情真意挚,气势豪迈,连用典故而能流转自如,一气贯注。
上片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 ,闲适宁静的风景画:陂塘杨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两岸,湘江之滨的青山绿水。
东皋新雨,草木葱茏,山间溪水的涨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着白鹭、鸥鸟,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色 。
然而最令人神往的 ,莫过于满山明月映照着溪流 ,将那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裹上了一层银装 。
以“ 一川”形容夜月,可见月色朗洁,清辉遍照。
“光流渚”三字则将宁谧的月色写得流动活跃,水与月浑然一体,那滔滔汩汩流动着的,难以辩识那是溪水还是月光。
完全是一幅动静谐和的山中月夜图。
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偌大的世界好象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尽情地领略这池塘月色 ,酒尽了还不忍离开。
词之上片,寓情于景 。
表现了归隐的乐趣。
绘色绘影的描写中,可见到作者“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
”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
词中用了由大及细 ,由抽象到具体的写法,先说园内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处落墨,总述全貌 。
接着写雨至水涨,鸥鹭悠闲,是水边常见景物,但已见其明丽清幽。
最后以“堪爱处”、“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栖的最佳景象。
下片即景抒情 ,以议论出之,表现了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
词人直陈胸臆,以为作官拘束,不值得留恋,儒冠误身,功名亦难久恃,这一句是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儒冠多误身”句化出。
他深感今是昨非 ,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掷时日表示后悔。
词人开函对镜 ,已是白发种种 ,益见功名如过眼云烟,终为泡影。
末句说显赫如班超,也只能长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还乡。
此词一反传统词家所谓“ 词须宛转绵丽 ”的常规,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辞气充沛,感情爽豁,词境开阔,颇富豁达,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在词风上一脉相承,并对辛弃疾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065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