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朝代:作者: 朱嗣发 体裁: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

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

安花著蒂。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

愁压空云欲坠。

月痕犹照无寐。

阴晴也只随天意。

枉了玉消香碎。

君且醉。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一时左计。

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注释注释:朱嗣发是宋末遗民。

这是一首弃妇词,写一位女子与情人结合、遭弃和后悔的过程。

开篇三句 :“对西风 、鬓摇烟碧 ,参差前事流水 ”,写一位女子对着瑟瑟的秋风,鬓发蓬乱,满腹心事。

意在说明:这个女子的遭遇很不幸,内心异常矛盾和苦痛。

此刻,她浸入对往事的追忆,品尝着爱情幻灭的苦涩的滋味。

“紫丝罗带鸳鸯结 ,的的镜盟钗誓”,女子回忆她和情人情投意合时的情景。

男子给她系上佩戴鸳鸯结丝带 ,表示他们的缕缕柔情;

山盟海誓永不分开。

“镜盟 ”,借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事,表示夫妻决不离异 。

“钗誓”,典自陈鸿《长恨传 》唐玄宗和杨贵妃“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的的”,非常明确的意思。

“浑不记 ,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

”笔锋一转,男子负心绝情前秦时苏蕙苦苦思念丈夫窦滔,织锦用来写首尾都能诵读的诗寄到远方,回文、织锦之典 ,用来指寄给丈夫的书信。

女子“手织回文”,寄给情人而不得消息,依然伤悲而已。

上承定情 ,负誓,“安花著蒂。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 ,石上玉簪脆”,女方从男方漠然反应中看出事情已无可挽回,努力将是徒劳而已。

爱情的花朵已经凋落 ,流不焉再有情 。

“雨覆云翻”,句出自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比喻男子的态度没有恒常 。

女子一片真心,付之东流,两人的爱情无法再维持下去了,最终走上了不可挽回的绝路。

这几句表明了女子的愿望 ,但男子态度无情无义 ,终于走上像玉簪一样摧折。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 。

月痕犹照无寐 。

”女子站在楼头,思绪万千。

朱楼外,天空中沉沉云雾,被她心头沉重的愁绪压得似乎要坠落下来似的。

以云衬愁,哪知愁比云更厚更重。

夜幕降临 ,月突破云的包围,洒下银色的光辉,使她久久不能安眠。

几点愁肠,几处苦痛。

“阴睛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阴情”偏取“阴”义,意表爱情生活的不幸。

嗟叹重拾,觉悟顿生。

既然天意如此,也只好顺从天意,尽管为此而“玉消香碎”即忧郁憔悴至死,也不是枉活一场?

“君且醉。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

”想得通了,心胸顿觉豁达 。

“长门青草 ”,本于五代薛昭蕴《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和韦庄《小重山》“绕庭芳草绿 ,倚长门”,又借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幽居于长门宫事以自喻。

“春风泪”王安石《明妃曲》“泪湿春风鬓脚垂”。

春风指面 ,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有句“画图识得春风面。

这几句是女子的自我宽慰。

宠辱皆是过眼烟云,终究是一场空。

何必为云而耗神呢?

“一时左计。

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

”“ 左计 ”,意谓失算。

“荆钗”,《烈女传》讲:“梁鸿妻孟光 ,荆钗布裙 。

”表示妇女的服饰朴素。

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赞颂妇女生活清贫寂寞而品质忠贞高尚。

这首词词人借弃妇之恨,寄托亡国之思。

词中用典甚多,但很精切。

上片叙往事,叙事清晰形象;

下片写愁绪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弃妇女之情、恨、悟浑然一体,于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07267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