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原作谢张思古据景元

朝代:作者: 程文海 体裁:

汉江东、旧家文献,风流意气相许。

金台早集荆山凤,声振一庭鹭。

春几处。

须信道、甘棠树树含清露。

平湖古步。

妙一曲钧天,鱼龙出听,未数应钟吕。

吾衰矣,鬓点吴霜几缕。

刘郎忘却前度。

千年黄鹤归来晚,山色漫留眉翠。

东北注。

羡滚滚云涛,去接西江水。

仙尘异趣。

但极目朝阳,清光万里,阿阁送高翥。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

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

憔悴处。

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

空庭细步。

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

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

人夸张绪风度。

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

杯满注。

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

壶中得趣。

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采黄花、自斟清醑,南山人在何许。

浮生聚散云萍似,消得几番寒暑。

些个路。

*不断情,惟有春天树。

停歌罢舞。

更说甚悲欢,从教白首,心事付崔橹。

钧天梦、忘却当年宦谱。

吟蛩休怨休诉。

如今世味更尝惯,但见青山多妩。

清对苦。

是我误儒冠,还是儒冠误。

西湖胜处。

且趁取时佳,不寒不暖,同泛小舟去。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

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

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

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

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

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问楼桑、故居无处。

青林留在祠宇。

荒坛社散鸟声*,寂寞汉家箫鼓。

春已暮。

君不见、锦城花重惊风雨。

刘郎良苦。

尽玉垒青云,锦江秀色,办作一丘土。

西山好,满意龙盘虎踞。

登临感怆千古。

当时诸葛成何事,伯仲果谁伊吕。

还自语。

缘底事、十年来往燕南路。

征鞍且驻。

就老瓦盆边,田翁共饮,携手醉乡去。

注释注释:楼桑村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故乡,在今河北涿县。

据《三国·蜀志·先主传 》:先主(刘备)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遥望童童如车盖,先主少时,常与族中诸儿戏于树下,后因称楼桑里。

刘先主死后 ,乡人曾建庙以作纪念。

庙在琢县西南十里。

遗山于癸卯(1243)九月客燕京(今北京)。

这年冬天 ,由燕京回太原 ,道出范阳(即琢县)。

这首词,可能作于此时 。

如是 ,则金亡已十年,遗山五十四岁。

由于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作者在词中抚今追昔,吊古伤今,感慨伤怀,铜驼荆棘之感,充盈于字里行间。

后人曾将本词刻于昭烈庙壁,盛传一时。

词的上片是从楼桑村询问刘备故居起调,引出刘备的“祠宇 ”。

紧接着以“荒坛”两句直笔描述眼前祠宇的苍凉与寂寞,转入咏叹。

“乌声”,是“社散”之后的自然之景。

人们于社日(从“春已暮”看,似是春社 )祭神散场之后 ,乌鸦飞来,争食残留的祭品 。

着“乌声*”(意当是鸦声喧闹)一景,并非写祠宇中的热闹 ,相反 ,正是为了渲染其苍凉,上应“荒坛”,下照“寂寞”。

人迹尽,箫鼓绝,这片天地就成了乌鸦的乐园。

这里是写祠宇的荒凉,同时也未尝不是金亡之后那个特定时代的缩影。

“春已暮”,特写节侯,开启“锦城花重惊风雨”一层锦城,即锦官城 ,成都的别称 ,刘备称帝建都于此。

“花重”,因“风雨”而来,花因戴雨而加重。

暮春风雨,锦城花重 ,不仅时序惊心 ,亦暗指时代政治的“风雨”可惊。

刘备和它的蜀汉政权,就没有经受住那时代风雨的袭击 。

“刘郎”良苦 ,刘郎指刘备。

“玉垒”、“锦江”,一山一水,皆在四川境内,“尽”,“听任”的意思,这几句说刘备历尽辛苦,据有西川,终于还是不保,听任那戴着青云的玉垒山和秀丽的锦江水,为他“办作一丘土”,埋葬了 。

言词之中,明显地流露着作者的同情,惋惜的思想感情,极尽抚今追昔吊古兴叹之意。

词的下片,先以“西山好”两句转写眼前现实 。

这里的“西山”,盖指北京西郊的西山,在遗山看来,西山是很好的“龙盘虎踞”之地,可金朝已遭焦土之变 ,物是人非,故有“登临感怆千古”之慨。

“诸葛”两句,即是词人“感怆千古”的内容:由自己的国变而想到蜀汉的灭亡,不仅对诸葛亮的功绩与评价,也产生了疑问。

这是遗山由自己的国变而引起激愤之词 。

悯蜀即悯金 ,责诸葛即责金朝诸权臣。

“还自语”两句则转为自话。

悲痛无以排解,只得就田翁痛饮,遁入醉乡以求片刻解脱而已。

这里貌似旷达,实际上乃是悲痛已极的表现。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20748670.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