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咏荷上雨

朝代:作者: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释注释: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 :“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

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

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

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

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

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 ,此诚斋之所独也。

”象过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

——这些描写好象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

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 !

散发的“ 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 ,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蓬声。

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 ,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 。

“ 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

“池荷跳雨 ”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

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

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 。

再说 ,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 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031189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