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
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
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
今日荆榛孤兔。
君莫说中州。
怕花愁。
注释注释①姚黄: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
”②广陵花:指芍药。
③太亏他:言太委屈了牡丹。
④中州:河南省别称。
这里指洛阳。
评解这首咏物词,借咏洛阳牡丹,抒写忧国之情。
上片言洛阳牡丹,独步天下,胜于扬州的芍药,因此说牡丹“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下片抒写惜花之情。
但作者之意却不在此,结句揭示了主旨,名为惜花,实惜中州。
旧国旧都的哀愁,借对广陵花、济阳花的褒贬抑扬表现出来。
-------------------------------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
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作者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虏北行,诸后妃相随,沦落金邦。
南宋爱国诗人念及此辱,无不愤慨感伤,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刘克庄 ,痛感朝廷腐败,国势衰颓,报国无门,故托牡丹以发愤,抒其黍离之哀。
首二句写牡丹的身世。
所谓“ 洛阳旧谱”,是指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
其中云:“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
”又云:“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 。
”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
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
“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这些牡丹的美丽和名贵。
词人遥想当年中州繁华,人们竞赏牡丹,姚黄魏紫独占魁首,盛况何等空前?
这不仅是深情地赞美,而且也饱含着词人对北方故土的思恋之情。
三、四句转写目前。
“ 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
“杨州芍药,名著天下。
”(《遯斋闲览》)琼花洁白而香,有“ 无双”之誉。
(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太亏他 ”的意思是: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
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犹如昭君,成为朝廷孱弱的的牺牲品。
这是对牡丹的同情,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句,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处境。
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
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了。
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充分的表现 。
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
”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说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惭恨心情。
在堂堂男子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作者那种不平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
结句说“ 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
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0333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