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
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
天涯倦旅。
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注释注释:原序: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
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月下笛》是“遗民”张炎抒发其遗民心态的一首词。
南宋已亡,身怀家国之恨的张炎在甬东一带流寓。
在孤游万竹山 ,幽清廖寂的环境并未使其淡忘。
亡国之恨,反而愁思黯然。
这首词的悲凉激楚,当为其心声之反映。
起调令人凄怆渺茫 :“万里孤云”。
“孤云”,是词人的化身。
孤云在诗词里喻人蕴含了特定的感伤。
“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
”漂泊的日子是那么凄凉,使人找不到方向。
“故人何处?
”这一声呼唤,将亡国之痛,身世之悲 ,一齐倾诉出来。
日间无法排解,夜里还形于梦寐。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梦中时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用连昌来指代南宋故宫,透出铜驼荆棘的意思。
此时梦想中,宫中的柳树仿佛已衰残无几,非复当年意态。
萧萧的夜雨。
萧萧夜雨袭来 ,令人不堪忍受。
不期然从梦中醒来,却是在异乡夜里。
灯光摇曳中,谁能和我共话?
心绪的悲凉令人凄然。
“张绪”,指词人以南齐张绪自况。
以此比拟自己青年时的风度。
但是而今的张绪也不像亡国前那样“风流可爱”,却是已衰落的蒲柳。
“归何暮!
迟暮之年还不能回乡呢?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
勾起作者无端心事。
西湖断桥边的鸥鹭已零落过半,却是旧侣凋残,前盟难践。
随之一转“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却是“西州泪”取不忍重经旧地之意。
张炎的亡国破家之痛,远过羊昙生死知遇之悲。
“杜曲”,指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
“人家”,指张炎自己的家。
据记载,张炎家世显耀,祖父时家境显赫。
但元兵入临安后,祖父被杀家产被没。
张炎心中留下了永远的创痛。
家国之痛是忘不了的 。
煞尾又化用杜甫诗句,写道:“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这是张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在抒发亡国之悲时,运用了较为深刻和曲折的笔法。
用典贴切、想象丰富、含蓄深厚,风格转为“清空”。
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国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内外。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452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