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鸣鹤馀音卷之二
山中好,末后称三冬。
纸帐蒲团香淡碧,竹炉茶灶火深红。
交袖坐和冲。
人如梦,百岁等闲中。
梅蕊绽时泉脉动,雪花飞处雁书空。
一醉待春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注释注释: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
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宫中人 。
公元1288 年(元至元二十五年 ),汪元量因为道士而得南归。
诸旧宫中人为其饯行,赋词相送。
金德淑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
词的意境较为重、拙、大。
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
用笔朴素无华 ,此之谓拙 。
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 ,是为大 。
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 。
此词堪称亡宋之挽词。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
上句点明作词的季节为春天。
随之描写空间范围燕山睡起,写出女主人公(被俘至此之宋旧宫人 )。
缟素,是传统丧服。
白雪积满燕山,如山披缟素。
万山缟素之意象,实已暗逗全词哀悼宋亡之含蕴 。
再回味春睡起 ,令人痛定思痛。
起笔造境,沉痛至深。
“万里长城横缟带”。
从燕山山脉望见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丛山峻岭之颠,宛如缟带。
万里长城,为历史文化凝聚之一伟大象征。
缟带,为传统孝仪之一重要丧服。
国破山河在。
神州陆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缟素。
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与大地山河一道为祖国之亡而服素戴孝矣。
此句为全词神光聚照之篇眼。
人们常称道吴梅村“恸哭六军俱缟素”之句,以梅村诗句视此“万里长城横缟带”词句,着眼亦不同矣 。
“六街灯火已阑珊”。
六街,指大都城。
灯火阑珊,是灯火稀疏 。
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
自春睡起至灯火阑珊,词之意境无限遥深 。
暗淡的现境 ,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
“ 人立玉楼间 ”。
结笔直接描写词人自我形象,总结全文。
玉人独立玉楼,从早到晚独立久矣。
丹心难灭,是素服缟带亦难全表心肠。
全词曲已终,而悲伤无已 。
无怪乎后来金德淑对人诵其此词 ,犹感泣下。
词人写此,已至举重若轻之地步。
这首词是词人沉郁于腹中的爱国情思的自然发散。
作为一个女性词人 。
能有如此之笔力,高明之艺术,亦属难能可贵了。
词虽用笔墨写就,但犹如用血泪汇成 。
虽未痛哭,但却让人无比沉痛。
词中融摄雪山、缟带 、玉楼于一体,整合为悼故国之全幅庄严境界。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593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