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注释:此为作者暮年遣怀之作。
词中以极其凄婉的笔触,抒写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政治失意的感伤。
作品中的“芳草”、“泪眼”、“鸾镜”、“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上片起首两句,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 ;
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画,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
上片结末两句转而抒情 ,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 ,愁肠先断 ,愁惨之气溢于言表 。
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
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突起。
过片两句 ,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感叹老之已至,抒写了词人无可奈何的伤感情怀。
从中可以窥见,一贬汉东,默默无闻,大势已去,这对于曾经“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 ”的作者来说 ,打击是多么巨大。
结拍两句将借酒浇愁这一司空见惯的题材赋予新意,敏锐而恰切地扣住词人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一细节 ,形成强烈反差,由景入情,画龙点睛,传神地抒发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绝望心情。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云:“侍儿小名録云:‘钱恩公谪汉东日(指钱惟演晚年谪随州),撰《玉楼春》词曰:“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往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每酒阑歌之,则泣下。
后阁有白发姬,乃邓王歌鬟惊鸿也 。
遽言 :“先王将薨,预戒挽铎中歌木兰花引绋为送 。
今相公亦将亡乎 。
”果薨于随州。
’”可为此词注脚。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3730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