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过河泣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体裁: 乐府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注释注释:枯鱼:干鱼。

鲂:鳊鱼。

鱮(音叙):鲢鱼。

简析:这诗以鱼拟人,似是遭遇祸患的人警告伙伴的诗。

枯鱼作书的确是奇想,汉乐府里所有寓言体的歌辞无不表现极活泼的想象力。

赏析:此诗属汉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寓言诗。

“枯鱼”就是干鱼。

诗中写一个遭到灾祸的人以枯鱼自比,警告人们行动小心,以免招来祸患。

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

诗中说:一条枯鱼过河时,不禁伤心痛哭,悲叹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

既是枯鱼,何以又会过河?

又何以哭泣?

何以悔恨?

这一切,诗中先不说明。

“何时悔复及”,什么时候失悔还来得及啊!

这是用反诘语表示否定,以加强悲叹的语气,加重表现沉痛的心情。

先说结果,后叙原因,可以突出结果。

诗中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突出悔恨,还可避免平铺直叙,使内容富有曲折。

三四两句仍然不直接回答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而写枯鱼作书(写信)给鲂、鱮,但枯鱼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却在书的内容中自然透露出来,构想非常巧妙。

鲂即鳊鱼,鱮即鲢鱼,诗中用它们代指鱼类,它们就是枯鱼的伙伴。

书仅“相教慎出入”五字,内容却极丰富。

“相教”即相互告诫。

“慎出入”是说无论外出还是归来,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首先是尽量少外出;

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处处留心。

这里不但表现了枯鱼对伙伴们的关切,还透露出枯鱼之所以泣、悔,就是由于当初麻痹大意,以致被人捕去,此刻被人携过河去,看到过去在里面游嬉过的河水,以后却再也不可能回到那里面去,不禁伤心痛哭,悔恨万分。

它用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诫伙伴,希望它们不要再蹈自己的覆辙。

这既是对伙伴的警告,也是枯鱼对自己的悲悼。

从内容看,此诗可能作于东汉末年。

这时军阀混战,连年不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之一。

曹操在《蒿里行》中曾描写过当时社会的惨象:“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枯鱼过河泣》以鱼拟人,正反映了在东汉末年的动乱社会中,随时都可能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的残酷现实。

此诗通篇全用比喻,想象新奇,结构精巧。

清人沈德潜评论此诗说:“汉人每有此种奇想”(《古诗源》),确实显示了汉乐府的高度艺术表现力。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4221308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