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注释[说明]此诗为渊明闲居时所作。

止酒,停止饮酒,即戒酒。

诗人可以辞官,可以守穷,但不可一日无酒,饮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

所以对于渊明来说,停止饮酒将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但诗人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说明自己对于酒的依恋和将要戒酒的打算。

诗中每句用一“止”字,读来风趣盎然,具有民歌的情调。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1)。

坐止高荫下,步止革门里(2)。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3)。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4)。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5)。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6)!

[注释](1)居止:居住。

次:居住之处。

闲止:闲居,家居无事。

(2)荜(bì毕)门:犹柴门。

荜同“筚”,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

这两句是说,坐歇在高树荫下,步行限于柴门之内。

(3)止园葵:只有园中的葵菜。

大欢:最大的欢快、乐趣。

止稚子:莫过于和幼儿在一起。

(4)营卫:气血经脉与御病机能。

营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有生化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

卫指人体抗御病邪侵入的机能。

止:止酒。

不理:不调理,不调顺。

(5)将止:将到。

扶桑涘(sì四):指神仙所居之处。

扶桑:古人认为是日出之处。

涘:水边。

(6)清颜止宿容:谓停到清癯的仙颜代替旧日的容貌。

奚止:何止。

祀(sì四):年。

[译文]我家住在县城边,自任逍遥得悠闲。

高树清荫下面坐,散步只到柴门前。

园中葵菜味道好,最喜幼儿在眼前。

平生一向不戒酒,戒酒我心不喜欢。

晚上不饮睡不安,早晨不饮起床难。

天天打算把酒戒,又恐经脉不循环。

只知戒酒心不乐,不知戒酒身健全。

开始感觉戒酒好,真正戒酒在今天。

从此一直戒下去,一直戒到成神仙。

戒得仙颜换旧容,岂止戒它千万年!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528175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