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显性理 清庵莹子语录卷六案李道纯
至道无言说,神功妙莫量。
本来具足,添之无碍减无妨。
不在多闻广学,只要潜通默会,定里细参详。
个中端的意,元不离中黄。
圆陀陀,光烁烁,现堂堂。
无余无欠,通身无象合真常。
只这而今默识,便是当年弥勒,直下要承当。
开放顶门眼,遍界不能藏。
宗女同昌公主唐多令词,南史宋帝时点绛唇唐多令词,皆道纯伪托。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
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
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
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
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游仙词。
作者赵秉文,自号“闲闲居土 ”,金代著名文人,处世颇有太白遗风,故其友人常以神仙或前代才人喻之并有诗文相赠,于是,赵秉文写了这首游仙词予以作答,表现了词作者本人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古文云:“诗本性情 。
若系真诗 ,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 ,入眼便见 。
”(明·江盈科《雪涛诗评》)这首词便是如此。
上片借神仙境界 、 前代才人的文坛佳话引发开来。
“四明狂客 ”即唐代才子贺知章 ,因是四明人,故自号四明狂客 。
“谪仙人”指唐李白,传说贺知章初见李白文章,惊为天人所作,故称之为“谪仙人”。
所以首句既借用了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典故,又用“四明狂客”来指作者自己的朋友,用“谪仙人 ”来自比,语句双带,一举两得。
“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意为因“ 俗缘未尽”,所以仙人谪落凡世,与首句相联。
“我欲骑鲸归去 ”三句,典故颇多。
“骑鲸人”仍指李白,传说李白死后骑鲸归去,而李白自己也曾自称“海上骑鲸客”。
“神仙官府”缘自唐顾况集《王源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
”意思是神仙也不自在 ,照样要受管束,“嫌我醉时真”就是原因之一 ,所以倒不如谪去仙籍,反倒自在。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是以“谪仙”身份,对还是仙人的人们谈大彻大悟的感慨。
上片围绕“谪仙”层层展开,从古到仙,浑然一体。
下片承上片,进一步发挥词人的丰富想象 ,“倚长松,聊拂石,生看云”区区九字,一幅地仙游乐图跃然约上 ,这种优美闲适的生活多么让人羡慕 !
然“忽然”二字,急转笔锋 ,由静至动,以紫毫之笔,蘸天上的里霓作墨,醉酒当书,这时的词人是多么狂放咨意 !
“ 寄语”三句,化用古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之意,“闲闲居士”乃词人自号,意思是用沧浪之水洗净尘世间的肮脏与不平,还一个清白人间,抒了作者的高远理想。
“却反天台去”意返回天台作地仙,“华发散麒麟 ”缘自韩愈《杂诗》“被发骑麒麟”进一步道出词作者意欲远离尘嚣的欲世,追求清明境界的理想。
这首词气势恢宏,想象丰富,时空交错,古往来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
作者以“谪仙”自比,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且运笔自如,语句或流畅或生动,虽处处用典 ,却又不拘泥于典 ,借典寓意,极富表现力。
在游仙词中也可谓独树一帜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740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