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赵相公寿日

朝代:作者: 王丹桂 体裁:

秋色入林杪,湛湛碧天长。

篱边数丛黄菊,次第吐清香。

自昔群真朝会,共话人间兴废,应运佐时康。

遽命骑鲸客,*羽下穹苍。

禀天和,怀信惠,效忠良。

甘分重职调御,大度愈恢张。

况是从来声价,优渥溥沾高下,民愿庇馀光。

献颂期君寿,永与镇安阳。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释注释:原注: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 、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

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①作于罢居铅山时期。

赵昌父:见前《满庭芳》(“西崦斜阳”)注①。

望日:阴历十五称望日。

用东坡韵:指用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词的韵脚。

叙太白、东坡事:未见赵昌父原词,其事不详。

参阅本篇注④。

过相褒借:对我赞扬过甚。

秋水之约:约会于瓢泉秋水堂。

博山寺:见前《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注①。

吴子似:见前《沁园春》(“我见君来”)注①。

情韵略似东坡中秋词。

词以“梦登天”领起,以下直至“天地方圆”,皆梦境仙境。

邀太白偕东坡直上高寒,援北斗而饮,敞胸怀而歌,人间何来此乐?

形眠神驰,鸿鹄凌霄,一览天地方圆,无疑屈子上下求索之意。

知词人承《离骚》馀韵,继太白、东坡遗风,着力于精神追求,理想探索。

梦觉惘然一问,深沉中见悲凉。

结韵应题,殷切思念友人。

②“我志”两句:向往神游太空,昨晚梦中登天。

寥阔:即寥廓。

此指宇宙太空。

畴(chóu仇)昔:昨晚。

昔通“夕”。

畴:此指助词,无义。

《楚辞·九章》:“昔余梦登天兮。

”③“摩挲”两句:揽月俯仰之间,人世已过千年。

摩挲(suō梭):用手抚摸。

素月:皎洁的明月。

俛仰:即俯仰,抬头低头之间。

俛:是“俯”的异体字。

④“有客”三句: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

按:此当为题序“叙太白,东坡事”中的一部分。

客:指赵昌父。

骖(cān参):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

云:说。

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

李白死后葬于青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苏轼贬官黄州时,有赤壁之游,并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前后《赤壁赋》)名世。

高寒: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

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⑤“酌酒”两句:他们以北斗为勺,开怀畅饮,我也有幸厕身其间。

酌酒援北斗:《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

”援,拿。

虱其间:韩愈《泷吏篇》:“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

”虱,作动词,意谓无才而渺小,不配与他人为伍。

⑥少歌:小声吟唱。

楚辞《九章·抽思》有“少歌”一词,王逸注:“小唫(吟)讴谣以乐志也。

少,亦作小。

”⑦“神甚放”两句:形体虽眠,神魂却自由腾飞。

⑧“鸿鹄”两句:言神魂如鸿鹄不断腾飞向上,想看一看天地是方是圆。

按:这几句本自贾谊《惜誓》:“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圆方。

”鸿鹄(hú湖):大雁,天鹅。

古人常合二为一,指能展翅高飞的大鸟。

鹄,亦称黄鹄。

⑨“欲重歌”三句:梦觉深思:人事何以有亏有全?

东坡《谢苏自之惠酒》:“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重歌:再唱。

惘然:若有所失貌,疑惑不解貌。

底:为什么。

亏全:缺损与圆满。

⑩“有美人”两句:纵有知己可语,但有漫漫秋水相隔之憾。

这两句用杜甫《寄韩谏议》诗意:“美人娟娟隔秋水。

”美人:指知己朋友,即指吴子似。

婵娟:姿容美好。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 ),辛弃疾从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被弹劾免官,回到江西铅山他的瓢泉新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再度闲居生活。

这首词就作于闲居瓢泉期间。

由词前小序可知,他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蕃)并兼寄吴子似(绍古)的。

吴子似在此期间曾任铅山县尉。

闲居乡野的辛弃疾,虽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挤,报国无门,鸿图难展,心中怨愤,时常寄情山水,托兴诗酒,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积极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他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实现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从他的这首《水调歌头》词,我们便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

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

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

为有寥阔之志,自然有“梦登天”之举。

“畴昔梦登天”句,借用了屈原《九章·惜诵》中“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航”之意。

他感到现实中难以施展他的才干,他要到广漠宇宙去寻找他的理想境界。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两句,乃是全词思想的主干。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词人在梦幻中飞上青天,首先来到月宫,尽情地赏玩明月。

他在这里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 ,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 。

接着 “有客骖鸾并凤 ,云遇春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数句,描写的是作者与高贤们同上天宫的梦境。

“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赵昌父。

由词序可知,赵昌父曾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韵作词“叙太白、东坡事”寄作者,并在词中对作者大加赞美。

这首词是为答谢赵昌父而作,自然应有回敬之词。

赵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铅山不远,是词人闲居瓢泉时的好友。

他奉祠家居,不求仕进,饮酒作诗,气度不凡,世人以为有陶靖节之风。

这里作者以“骖鸾并凤”来赞美他,意思是他德高道深,理应羽化登仙。

这里的青山、赤壁系指李白、苏轼 ,因为李白墓在当涂之青山西北,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 》。

赵昌父驾着鸾凤霞举飞升,在彩云间与先贤李太白、苏东坡相遇,于是他们同作者共约到天宫去遨游。

作者在这里把赵昌父、李白、苏轼誉为“三贤 ”。

作者这样写,也有自谦的意思,下一句“我亦蝨其间”就是把这层意思直接表达了出来,意思是:在您和先贤们高会的时候,我不过是滥竽充数地置身其间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词人感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又不愿与那些投降派的官僚同流合污,所以只好到梦境中去会见他理想中的人物 。

在这里,作者把自己与朋友,古代圣贤置身于高寒广漠的天宇,用北斗当酒杯痛饮着天上的美酒,充分表达了其豪放的一面。

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

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

“神甚放,形则眠”一句,从字面意思看,是说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旷达的。

这是作者在闲居生活中积极用世的自白。

他被迫再次闲居后,表面看来安静闲适,但他心中时刻不忘报国之志 。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化用贾谊《惜誓》中“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把自己比作搏击长空、一再高举的鸿鹄,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接着,词人从梦境中回到现实。

词人在梦境里可以纵横驰骋,可是一旦梦觉,回到现实生活中,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怅惘,并产生疑问:为什么人世间不能尽如人意的事情会有那么多呢?

这里的“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主要说的是“亏”的方面。

词人在这里以梦境与“梦觉”相对照,揭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同社会现实的矛盾。

在这发问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这发问也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满腹经纶的老将对于怀才不遇、报国无路提出的强烈抗议。

词的结语“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觉得来得有些突然。

前面说的全是梦境以及梦觉后的惆怅,可是结语却一语宕开,表现出 “美人娟娟隔秋水”(杜甫《寄韩谏议 》)的惋惜之情 。

但是如果稍加思索,读者也不难明白,这是在前面几层意思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感想。

这里的“美人”指他的好友吴子似。

这一句表面看来只是对吴子似的思念,实际上主要还是抒发“谁识稼轩心事 ”(《水龙吟·再题瓢泉》)的苦闷心情。

这首词在艺术特征上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在思想内容上的重要特征,而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其理想则是浪漫主义传统的创作方法。

辛弃疾成功地运用这一传统手法,使其崇高理想在这首词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它跌宕起伏,忽而天上,忽而人世 ,驰骋奔逸,狂放不羁,洋溢着豪迈的激情。

它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摩挲素月”、“骖鸾并凤”、“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圆”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丽光辉,显现出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色彩。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777525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