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客垂虹 北曲聊乐府前集今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银丝,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
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
可人怜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榭,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释吴激(1090-1142),字彦高。
原为宋臣,靖康末使金。
北宋亡后,他仕金为翰林侍制。
一日,他与友人会宴,偶遇沦为歌妓的原北宋宫姬,遂触景伤情,写下此词。
此词高明之处,在于采拮前人词语,与自己创作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词在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吴激,北宋末年著名的才子,当时与宇文虚中齐名。
后北宋灭亡前后,吴激等人以宋臣留仕于金。
但其时吴激等人心念大宋,因此虽化子金,而内心却是矛盾而痛苦的。
这首人月圆的词,有一个故事。
据刘邦记载;
一次宇文虚中与吴激等在张侍御家饮酒会宴,座中发现一位佐酒歌妓原是大宋宗室之后,如今却也流落异乡,沦为歌妓。
坐中诸公感慨万千,遂皆作乐章一首。
其中宇文虚中首作《 念奴娇 》,次及吴激,乃作这首《人月圆》。
宇文虚中的《念奴娇》全篇如下:疏眉秀目,看来依旧是,宣和妆束。
飞步盈盈姿媚巧,举世知非凡俗。
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
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复。
一笑邂逅相逢,劝人满饮,旋旋吹横竹。
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
旧日黄华,如今憔悴,付与杯中醁。
兴亡休问,为伊且尽船玉。
从两首词来看,宇文虚中的词是写实性的,具体而不夸张,对这位女子的妆束,风采,出身遭遇写得一清二楚,而后又写宴会偶遇;
其吹笛劝酒,全无悲伤之色,不由使人感生感恨万千。
全词直说其事,直抒其情,笔调硬拙。
而吴激这首词则笔姿盘旋空灵,全篇化作唐人诗句典故,使全词意境深远。
全篇引用三个典故:其一是“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以小诗意,发今人伤怀之感。
“南朝”借指被灭亡的北宋。
“后庭花”则意指宋皇宫中传唱的旧时乐曲。
其二是“旧时王谢”化用刘禹锡《乌衣苍》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堂百姓家。
”“王谢”都是南朝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名家 。
“一句“飞向谁家”使人感慨世事的变迁,王朝的更替 ,覆巢之下 ,燕子何存,因此只能发出“ 飞向谁家 ”的感慨。
其三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白居易贬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所感 :“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
”借意抒怀,抒发自己和眼前的歌姬不正如同白居易之与琵琶女的境况相似吗?
两者一相比较,高下立见。
宇文词平铺直叙,无起无伏,平淡如水;
而吴词则巧妙地上引用前人词句典故 ,使之浑然一体,又使其借故出新,另有深意,自是高出一筹。
传说两文一出,时为文坛盟主的宇文虚中也从此对吴激推崇备至,刮目相看。
本词以引用前人诗句填词见长正符当时风气,周帮彦、吴文英、陆游并皆长此道。
而其中吴激此文将其融为一体,如自天成,不愧是一首成功的隐括体。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948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