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朝代:作者: 段成己 体裁: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

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

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注释注释: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隐居之了。

段成己金末曾中进士,官玉宣阳主簿 。

不久金亡 ,与兄克己隐居龙门上。

词的上片写居室周围的环境,下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 。

“闲”字是一篇之眼。

景闲,心闲,人闲。

阶前溪水溅玉,屋后山鸟相呼,万物无心任性,是之谓景闲 。

既不须奔走仕途 ,劳形案牍,也不须防人倾轧,终日焦虚,是之谓心闲。

词人月下垂钓,雨中锄瓜 ,栽花读书 ,是之谓人闲。

有此三闲,何东西不为 ?

故词中曰“爱吾庐 ,惬幽居 ”,这里的“爱”、“惬 ”,不仅表现了作者欢悦的情绪,而且表明了作者的志趣。

然而,从“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这几句为,其中又隐藏着辛酸味,有一种万不得己”的心情。

由于时移世变,又不甘奉事新朝,他只能闭户隐居 ,以“闲”自乐了。

功名事自是免谈,何况“老矣”!

假如全篇只写一个“闲”字,亦未免浮浅。

作者不说这是一篇“闲居赋”,却称之为“倦游图”。

“倦”与“闲 ”相对而又相伴 。

“ 倦 ”是对时世事而言,“闲”是指归隐之乐 。

词中主要笔墨是写“闲”,但上、下两片结尾透露“倦”意。

“倦”是“闲”的促进剂。

有了“倦”字相映照,这个“闲”字就有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含。

其中包含对干戈挠攘的逃避,对功名利禄的否定,也包含着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

这是作者对半生经验痛苦反思的结果。

结句谓吹起摩诘于九原 ,将自己的生活画作“ 倦游图”,当然想到过王维是个山水画大名家,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王维也曾隐居于蓝田辋川,与作者为同调,句中含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意思。

作者另有《醒心亭 》诗曰 :“ 窗前流水玉泠泠 ,窗下高人酒半醒。

⋯⋯说似功名场上客 ,倦游时节一来听。

”拟议中的“图”何以以“倦游”为名,由此诗而更觉清楚了。

词中的写情景,看上去非常单纯,实际处“隐含着对比 。

少日志在功名 ,今日乐在归隐,人世之纷乱,与自然之和谐,等等。

不仅今与昨是对立的,眼前的和谐之中也潜伏着内心的冲突。

词人在自得自赏之余,想起少年时的志向,因世变而终止,止水般的心里也不免荡起感伤的微澜。

只是这个生活的大弯儿无法转回去,作者仍注目于眼下的自适,以维持内心的平衡。

这种对立。

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志,使作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5999956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