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
鹊声迎客到庭除。
问谁欤。
故人车。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东城入眼杏千株。
雪模糊。
俯平湖。
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注释注释:蔡珪,金代著名词人。
著词颇多,此词是首客中送客的佳作。
王温季是作者的好友。
小序中交待了写词的缘由。
上片起文随新意,“鹊声迎客到庭除。
”不写客来而用象征吉祥的喜鹊着笔,由其欢快的声音引出来客 ,使人未闻见其人,先感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问谁欤?
故人车。
”谁来呢?
原来见到的是老朋友的车。
既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承接了前意。
又使人进一步产生一种渴望,只见到车未见到人,仍然感到一种渴望。
“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
”终于见到从车中走下来的是千里迢迢而来 ,满身灰尘的老友 。
一句“ 尘色半征裙 ”既衬托主人见到友人既惊又喜的心情,喜的是千里之外相见,惊的是征尘沾满身。
一个“半”形象说明灰尘之多,相见之不易。
终于在主人且惊且喜的心情见到了客人。
“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
”作者笔锋一转,避实就虚,不言如何好好款待、细细攀谈的相见之景。
而却从侧面写出殷勤待其侍从的表现。
“奴白饭,马青刍。
”出自杜甫《 入奏行》中“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之句,顺手抄写,自然贴切。
由此读者自会放下心来,既然待从都被招待的这么好,客人的情况自不待言了。
下片写与友游乐,游湖赏景对饮之趣。
“东城入眼杏千株。
雪模糊,俯平湖。
”短短几语把游乐的景色——千株杏园,洁白的杏花,以及树间花隙中隐隐闪现的一湖春水映上眼帘 。
“与子花间 ,随分倒金壶 。
”绮丽春光之中,但见主客开怀畅饮 ,觥筹交错。
主客相会畅叙,相得之乐;
相处之雅表现得淋漓尽致。
“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末笔作者笔锋又转,文势随之一折,留聚虽乐但也难脱别离。
因而在别去之后。
希望老友回到故乡,见到亲朋好友之后不要忘记“我”。
“东垣”今河北正定,作者的故乡,也是客人此去的目的地。
回到故乡,见到亲友,总会谈及作者的情形,因而称为“归报”。
下片虽写景用词颇多,但着意点,即末尾三句却把作者心中愁思写得更加浓愈了。
“曾念我,醉狂无?
”表面上潇洒,而实则沉重。
全词起承转合,几起几落,笔锋多姿善变,是金代词坛之佳作。
元好问曾夸之日:“国初文学,断自正甫(蔡珪),为正传之宗”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002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