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注释注释①作期同上阕,一戒酒,一破戒一醉,两词正可参读。

词仍用对话体。

上片晓谕“酒杯”,宣称业已戒酒,结处以“提壶沽酒”承转,下片乃借诸公之口,劝主人破戒。

陶令屈子之论,千古至理名言,亦一篇主旨所在。

遂“破戒一醉”,以谢友人。

②“酒泉”两句:酒泉侯已罢免,酒袋子求告退,皆喻止酒。

酒泉:郡名,汉置,在今甘肃省,以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名。

据《拾遗记》,羌人姚馥嗜酒,但言渴于酒,人呼为“渴羌”。

后武帝擢为朝歌宰,迁酒泉太守。

杜甫《饮中八仙歌》:“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此反用其意。

鸱夷:酒袋。

乞骸:本指年老官员自请退休,此喻止酒。

③“更高阳”两句:谓辞退酒徒,即止酒之意。

《史记·郦生列传》,郦食其,陈留高阳人,欲见刘邦,守门人以刘邦不见儒生而拒其入见。

郦生瞋目按剑叱之曰:“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高阳”,寓“酒徒”二字。

虀(jī基)臼:《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娟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修曰:‘黄娟,色丝也,于字为绝;

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

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

’”故“虀臼”寓一“辞”字,辛词则借为“辞退”之意。

④“杜康”两句:谓杜康出仕,不再酿酒,亦即止酒之意。

杜康:古之善酿酒者。

初筮(shì示):即指筮仕,古人将出仕,先占卦以问凶吉。

云雷:《易经·屯卦·象》:“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⑤“细数”三句:回忆往事,恨大好岁月在饮酒中虚度。

麯蘖(qūniè曲聂):酿酒用的发酵物,此即指酒。

⑥提壶沽酒:提壶为鸟名,因啼声如“提壶”而得名。

梅尧臣《禽言》:“提壶卢,沽酒去。

”⑦“君言”两句:凡病必有缘由,不应自我疑猜,以饮酒为病因。

雕弓蛇:即杯弓蛇影,见前《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注⑦。

⑧“记醉眠”两句:陶潜醉眠,得以全身自乐。

见前《祝英台近》(“水纵横”)注⑦。

⑨“独醒”两句:屈原独醒,却遭汨罗之祸。

《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

”沉灾:指屈原忠而见谤,放逐江南,投汨罗江自尽事。

⑩“欲听”三句:自惭不如司马睿,缺乏勇气坚持戒酒。

《世说新语·规箴篇》注引邓粲《晋纪》,谓晋元帝司马睿“性素好酒,将渡江,王导深以谏,帝乃令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

⑾“借今宵”两句:借邴原事,为开戒饮酒自解。

邴原:三国时人。

《三国志》注引《邴原别传》:“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

单步负笈,苦身持力。

……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

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今当远别,因见贶钱,可一饮燕。

’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157183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