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注释注释①约作于淳熙十年(1183)秋,时稼轩罢居带湖。

南溪:洪迈《稼轩记》不载,当是稼轩园林中新开辟的一条溪水。

南溪初成,即景抒情。

起韵点题,寓情于物,透过一层。

次韵以忆中湘江风光陪衬,一石二鸟,启人想象。

下片抒情,命笔特奇:待学渊明种菊,却无其“酒兴诗情”;

欲师范蠡泛舟,又少西子为伴。

语调诙谐,然内心苦闷:不甘寂寞,却又无可奈何。

②“婆娑(suō梭)”三句:溪水初来,青山欣喜欲舞。

按:一本题作《所居山为仙人舞袖形》。

又,据洪迈《稼轩记》,稼轩新居中有“婆娑堂”。

婆娑:翩翩起舞貌。

怪:难怪。

分得清溪半篙水:新辟的南溪引来半篙秋水。

篙(gāo高):撑船用的竹竿。

③“记平沙”三句:以“记”字领起回忆,由南溪山水联想到湘江风景依旧。

按:稼轩曾官湖南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故有此回忆。

渔樵:渔父樵夫。

④“东篱”三句:谓愿学陶渊明种菊,但酒兴诗情又不全相似。

按:陶渊明一生爱菊,归隐田园后,以诗酒黄菊自娱。

其名篇《饮酒(之二)》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十里”六句:用范蠡助越灭吴,载西施泛舟五湖事。

参见前《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注⑨。

棹(zhào兆):船桨,代指船。

争:怎。

西子:西施。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391976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