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朝代:作者: 李元膺 体裁: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

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

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注释注释:原序: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

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本篇小序表明词首是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

然而,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旧意新调,此词自有可喜之处。

上片分写梅与柳这两种典型的早春物候。

隆冬过尽,梅发柳继,词人巧妙地把这季节的消息具体化在一个有池塘的宅院里 。

当雪云刚刚散尽,才放晓晴,杨柳便绽了新芽。

柳叶初生,形如媚眼,故云 :“杨柳于人便青眼”。

人们在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 。

这两个字状物写情,活用拟人手法,意趣无穷 。

与柳色“相映远”的,是梅花。

“一点梅心” ,与前面柳眼的拟人对应,写出梅柳间的关系。

盖柳系新生,梅将告退,所以它不象柳色那样一味地喜悦,而约略有些哀愁,“约略颦轻笑浅”。

而这一丝化在微笑中几乎看不见的哀愁,又给梅添了无限风韵,故云“更风流多处”在梅不在柳。

“一年春好处”句,即用韩愈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意 ,挽合上片 ,又开下意:“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小艳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来,“浓芳”二字则下启“百紫千红”。

清明时候 ,繁花似锦,百紫千红,游众如云。

“花正乱”的“乱”字,表其热闹过火,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它较之“烂熳”一词更为别致,而稍有贬意。

因为这种极盛局面,实是一种衰微的征兆,故道“已失了春风一半”。

在这春意阑珊之际 ,特别使人感到韶光之宝贵。

所以,词人在篇终申明词旨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 ,醉红自暖。

”这里不仅是劝人探春及早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盖春寒料峭,虽不如春暖花开为人喜爱,但更宜杯酒,而一旦饮得上了脸,也就寒意尽去了。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402146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