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春闺送别
花满离筵酒满瓶。
摘花未语泪先零。
杯行教醉莫教醒。
今夜酴*连理枕,明朝柳絮短长亭。
一般杜宇两般听。
溪雨空蒙洒面凉。
暮春初见柳梢黄。
绿阴空忆送春忙。
芍药弄香红扑暖,酴趁雪翠绡长。
梦为蝴蝶亦还乡。
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注释注释: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独立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
开头“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
”二句即目写景:蜂、柳、鸦。
蜂为“游蜂”,越飞越远,不知回巢。
“不记家,已表明词人“记家”的内心情结 ,表明本篇的主旨是写思乡情怀。
柳为“新柳”,鸦为“啼鸦”,这是春天景物,柳、鸦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示离愁乡思的传统意象。
如“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梁元帝萧绎《折杨柳》)上句写“游蜂”,言“不记家”,已表现词人心曲;
下句写“柳”“鸦”,却是暗示衷肠。
于是才有后面的“寻思旧事即天涯”。
“即”,是“便是”的意思,盖“事”已“旧”矣,一“寻思”,便“天涯”之隔。
刘辰翁另有《山花子·春暮》词说:“东风解手即天涯,曲曲青山不可遮”,也是说春风中一分手,便是天涯相隔,即使所距咫尺之隔,也不相见,写空间距离如此,写时间距离也是如此。
过片承上往往不堪回忆之意 ,转入抒情。
“睡起”句为倒卷法 。
“有情”,即指上句“寻思旧事”而言。
所以知“寻思旧事”是午睡初醒时的心理活动。
为此睡起后心情厌烦,无心赏画,于是卷起了画,而“情”也连同画一齐被卷起来了。
这里的“和”字有“连同”之意。
“情和画卷”,“卷”字兼管“情”与“画 ”。
“情”也称“卷”,是情不得舒展之意。
蕉心可卷,诗词中常用蕉心喻指人的情感,故情也是可卷的。
“我情似画,可以卷也。
”不很是富有情致。
“燕归无语傍人斜”在句型上是与“睡起有情和画卷”构成对仗,上句人事,下句景物,以景物反映人的心态;
但从写景来说,又与“晚风”句并列对称。
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翔,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
晚风习习,瓶花凋落,也好象默默无言。
刘辰翁另有《占绛唇·瓶梅》词,说瓶梅“春堪恋,自羞片片,更逐东风转”,也写瓶花在晚春中被风吹落,不由自主,象征着美人飘泊不定的不幸命运。
本篇则主要写美好事物不能青春长驻。
更增添乡思的无比惆怅之情。
诗词中常用“无言”,实际是以无言衬托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 。
如“ 天言匀睡脸”(温庭筠《菩萨蛮》),写伤春女子的冷落寂寞情愫;
“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凤栖梧》)写倚楼怀远的离人的复杂心绪。
刘辰翁此词则借景物(燕子、落花)来写词人“无言”,手法独特,抒情的效果却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本篇以首尾四句写景,中间两句写人。
所写的是思乡之情,又不全是乡思,全词的基调淡雅,别有情致。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491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