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细听春山杜宇啼。

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注释注释①作于绍熙三年(1192)春。

稼轩自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被劾罢居上饶带湖整十个春秋。

绍熙二年冬接诏命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

此离家赴任时作。

壬子:光宗绍熙三年。

闽宪:福建提点刑狱。

宪:宪司的简称,宋代即指提点刑狱,后世改称按察司。

稼轩赴任,思绪纷纭:既忧心国事,期立功建业;

又留恋山林,愿田园终生。

上下片俱作二、一顿转句式。

上片借鸟寄情:杜宇啼春,有情送行;

白鸟背飞,无情若怨。

下片叠用三事,假事写意:高人逸趣,可窥词人退隐初衷。

“而今”句意转,违约背盟,愧对故人,与上片“白鸟”句一脉相承,遥为呼应。

②“细听”两句:杜鹃有情,声声送行盼归。

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为蜀郡望帝所化,啼时泣血,啼声作“不如归去”,能动人归思,故亦称思归鸟、催归鸟。

③“朝来”句:白鸟怨恨,背人飞去。

白鸟即鸥鹭。

按:稼轩初隐带湖,曾作《水调歌头·盟鸥》,与鸥鹭结盟,表示永久相伴。

今骤然离去,故言其似有责怪之意。

④“对郑”两句:言初意师效郑、陶,田园终生。

郑子真:西汉成帝时人。

屡聘不就,隐居云阳谷口,世称谷口子真。

见扬雄《法言·问神篇》。

陶元亮:即陶渊明。

他耻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归隐,至死不仕。

他最爱秋菊,每至重阳,必把酒赏菊。

⑤“而今”句:谓而今出任闽宪,该为人所笑。

北山移:即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

南齐周颙和孔稚珪等初隐钟山,后来周颙应诏出仕,期满进京,再过钟山时,孔稚珪作此文,假托山灵,讽刺周颙违约出仕,拒周入山。

北山,即指钟山。

移文,这里作檄文讲,一种带有晓谕性的官方文体。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655219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